返回

第二十六章:回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十六章:回忆 (第3/3页)

“没错,比起那些在特殊时代丢了命的人,我们确实要幸运一点,你爸被关押进去没多久,中央对此事就极为关注,命令赶快把你爸放出来,也就是出来之后又继续投入到歼八项目中。歼八飞机首飞之后没多久,国家建设大三线的需要,于是你爸就带了一批设计人员一起前往大西南,组建咱们蜀都飞机所。”

    比较简短的一次回忆,文总师用平实的语言,却又深刻地复述了汪正国父亲在六七十年代的不平凡经历,听了之后给人一种好人多磨难的味道,好在现在都已经拨开云雾见青天,总算是重新看到了希望。

    老爹现在已经到帝都调养好几年,工作上也只是从事一些航空工业大方向的研究顾问工作,蜀都所马上就要进入黄金时期,同样也快要开始重点发力,汪正国为此感到由衷地高兴。

    “关于这段经历,它确实不能被忘记,多难兴邦,经历了风雨之后,咱们航空工业才会更有凝聚力。就连当年被誉为苏联飞机总设计师三剑客之一的图波列夫、佩特利亚科夫,这两人也在大清洗时期被投进了监狱,但他们依旧坚持理想,甚至还在监狱里面建立独一无二的监督设计局,研发了一款轻型轰炸机,后来,他们不也成功了?”

    苏联的航空工业和共和国航空工业所走的路,真的是有很大相似之处,同样是建国之后破烂的基础,勉强顺利发展了十多年之后,苏联开始大清洗,差点断送了整个老一代飞机总设计师,而共和国则是爆发大革命,也迫害了很多老一代设计师。

    苏联在建国后的四五十年之内,飞机设计一直受到动力系统的严重制约,很多优秀的飞机设计都因为动力原因而夭折,而共和国似乎也是如此,或许还要更严重一点。

    后来的苏联拿到英国主动出售的尼恩发动机,在动力系统方面终于开始有所进步,勉强能够堪用,而共和国也是在得到了英国出售的斯贝之后,才终于设计定型并生产出第一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作战飞机。

    所以,老大哥不愧是老大哥,走的路、犯的错,都那么具有典型性,共和国航空工业几乎是沿着这条道路重新走了一遭,路上遇到的风景、坎坷也都是大同小异,当真是哥两好!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