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真相 (第2/3页)
八卦各种问题,但有的时候也相当排外,现在他们本能地排斥着汪正国这个外人,不愿意多说。
感受着和煦地阳光所带来的温暖,若是这时候能够躺下来晒晒太阳,确实是一件爽到极点的享受,只可惜心里想着事情,即便这天气再好,也丝毫没有让人心情好起来。
“老赵,这次生产线转型,我听说你家那位被转过去了,以后真的去做民品?难到你就没去活动活动?”
在共和国,只要这人一多起来,那妥妥地就要摆谈摆谈,最近透光厂也好久没有什么新鲜事,好不容易有厂长搞出什么军转民项目出来,工人自然要好好关注,毕竟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在军工厂的工人看来,做军工产品是身份和技术的象征,而若是转型去做民品,这就是典型的大材小用,是一种非常不好、甚至没面子的事,尽管他们在军品这边没有任务、收入不高,但是对于民品,他们是打心底不愿意。
“活动?你让我怎么活动,现在廖书记已经跟着一起到英国去考察,现在厂里就是他丁一博的一言堂,我的关系都在廖书记那边,现在廖书记没回来,我也是肯定没办法,只能先暂时由着他来吧,再等半个月廖书记回来,我看他怎么蹦跶。”
对于丁一博的军转民计划,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虽然大家都知道现在厂里人太多,当下那点生产任务完全用不到这么多的人,而军转民则可以有效地消化多余劳动力。
知道问题症结是一回事,但是在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时,首先是要保证自己的利益不会被损害,如果这次军转民没有把这位的妻子调到民品部门,他还会如此激愤?显然不可能!
可以说,只要这次转产没有动到他的利益,这家伙肯定是举双手赞成,压根儿就不会在这里嘀嘀咕咕。然而,他作为厂里党委书记的人,平时和厂长关系不好,那么这次军转民自然就要先动他,这是明摆着的。
听到这里,汪正国似乎也看懂局势了,看来这还并不是厂长和党委书记一条心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相互对立的态势,这次之所以能够迅速推进军转民,原因是在于党委书记出差去了,还来不及对丁一博的动作做出反应。
看来这就有些意思了,仔细想想这里面的关节,什么党委书记出差去英国,单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