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四十六章:判定 (第2/3页)
师,对此心知肚明。
早就提出了要用PMMA树脂透光材料制作眼镜片的汪正国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问题,要不然他也不会想办法先退而求其次,不再打算尽快推出制作近视眼镜片使用白光镜片,反而是打起了带有各种颜色的彩色镜片,这就是因为彩色镜片对透光性要求低,所以还可以接受。
“没错,现在我们的技术制作白光镜片,确实在通透性上还表现不佳,所以我也没打算推出白光镜片,现在先把带有颜色的镜片做好,未来技术更进一步之后,才会推出合适的白光片。”
把盒子里另外一块镜片也拿了出来,正好可以和老张手里的镜片凑成一副眼镜,两张镜片放在一起,阳光下透出隐隐红光,和放在一边的成品蛤蟆镜相比,两者在外观上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只要不用心去找茬儿,这次带来的一小批镜片就算是合格了。
......
“这镜片除了透光度稍微还有些不太合适以外,其它方面都已经很不错,但这镜片现在最大的缺点是不带偏光、紫外线过滤功能,这样一来,恐怕它就只剩下装饰作用,不知道你把它做出来,到时候能不能销售出去。”
老一辈光学技师眼里,眼镜的存在就是一种能够给人带来实打实好处,甚至是一种生活必需品,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眼镜会变成装饰品而存在,因为他们认知中的眼镜,一直都是作为工具而存在。
现在这批眼镜作为装饰品来制作和销售,老张自然是有些担心,虽然这东西的风险不需要他承担,但是考虑到所有眼镜都要经过他的手,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他对这眼镜的未来操心,毕竟是自己的作品嘛!
“这个倒是不用担心,我已经做了详细的市场调查,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对这种类蛤蟆镜的眼镜非常感兴趣,我们只要做出来,就肯定能卖掉,我现在仅仅是在但心到时候该走什么渠道把这些眼镜销售出去,国家现在也没有对这种东西有清晰的定价。”
按道理来说,汪正国可以用蜀大光学实验室附属工厂的身份组织生产这一批眼镜,这样就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