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四章:奇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十四章:奇怪 (第2/3页)

细节问题,现在一时半会儿还真没办法解决,还要看过一段时间同英国方面的接触结果,要是能够有一个好的合作计划,在成功拿到技术之后,实验室就可以分分钟开发出白光镜片。

    如此情况,汪正国只能先开着空头支票:“这个放心,我们实验室相关工作也在推进中,不过现在那边还有各种紧要的研发项目在展开,只有先把蛤蟆镜的镀膜技术全部开发完成,白光镜片才会投入研究,预计可能会在下半年开始。”

    把这话说出来的时候,才发现这也并不是什么空头支票,毕竟这本身也是蜀航在下半年的项目计划,只要能够按照计划推进各种项目节点,下半年还真就有可能开始这方面的研究。

    老张也外行人,知道蜀航现在的首要工作确实应该把蛤蟆镜项目完全搞定再说,没有偏光、防紫外线镀膜技术,现在所生产的这种纯装饰品蛤蟆镜,还真不见得能够在市场中长久热销下去。

    这样一来,倒能够理解白光镜片项目推后的理由,心里默默地认可了现在这种节点计划。

    ......

    生产线的安装调试需要一周时间才能搞定,在这期间,汪正国发现此时累积的成品蛤蟆镜已经达到五百副往上,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据,按照六十块钱一副的出厂价格,这已经在商品货币价值方面高达三万块。

    在五百副蛤蟆镜和三万块钱之间,其实还需要市场经济的艰难一跳,毕竟是走要黑市渠道,也没有国家计划内定价销售,因此这批蛤蟆镜完全算是市场经济行为,而市场经济行为,汪正国必须要考虑市场能吃否下这么多的奢侈品,市场容量一直都是商品生产者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现在的答案必然是否定的,蛤蟆镜这种高价“奢侈品”显然不是蜀都这种内陆城市能大量消化的,之前供应给王月川一百副蛤蟆镜,恐怕就已经能把目前蜀都的消费人群掏空,所以,这一批新的蛤蟆镜,恐怕还需要放眼沿海经济发达省市才行。

    一路上背着从装配车间下线的蛤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