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八章:野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八章:野心 (第2/3页)

维CAD数据。

    能够得到物体的三维CAD数据,那用处就真的是太多了,最普遍的是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数控编程技术来实现整个模型的曲面数控加工编程,有了曲面模型的数控加工程序,那么金属模具的快速加工就是分分钟的事儿。

    随着数字化设计的引入,就拿护目镜这东西来说,最多也就是两三天的时间便能够实现从手稿图纸,再到最终产品的注塑模具加工成型,能如此高效快捷地提高产品设计周期,它已经是未来工业设计中必不可少的核心技术。

    只不过很可惜,八十年代的这项技术还在初级发展阶段,整个数字化设计流程所需要用到的设备绝对不是一般的小公司所能用得起,这也是为什么油泥模型更多是在汽车行业大规模使用的原因。

    没办法,也只有汽车制造业这种高投入、高产出、对产品设计周期控制有很高要求的行业才会舍得投入。

    汽车的1:1油泥模型造价就不说了,之后对模型的三维数据采集,那必须要使用足以容纳家用汽车大小的设备工作空间才行,而八十年代能够做到三维点数据精确采集的设备,也只有最顶级的高端激光扫描仪才能够做到。

    到此,这还只是数据采集方面的硬件要求,随后的三维数据处理还需要用到计算性能强大的电子计算机,需要使用配套的三维数据逆向重建软件,这些加起来又是一笔不菲地开销,整套设备置办下来,在八十年代没有个五六百万美元就别想打住,而后期使用维护、升级同样也不便宜。

    如此高大上的技术所带来的效率提升绝对也是几何倍数增加,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八九十年代之后,大量采用流体外形的汽车被迅速设计生产出来的原因,并且汽车所采用的各种曲面是一个比一个复杂,其原因就是采用以上数字化设计技术之后,不管你是自由曲面还是平面设计加工,模型生产都是一样的简单。

    八十年代,共和国引进生产的德国大众桑塔纳汽车,试问整个外形设计上有曲面?完全没有吧,全都是简单的平面拼接而成,就这还能卖出二十多万的高价。

    而三十年后的汽车,哪一款不是流体造型设计,几万块钱的汽车都能直接将各种光滑地曲面用起来,那真是一个比一个漂亮,这是为什么?

    其实主要还是因为设计生产水平的提高,而设计生产水平的提高靠的就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为什么2000年之后的韩国车能异军突起,其实很大原因就在于它的外形设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