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原因 (第2/3页)
这是汪正国请客吃这顿饭的主要目的,一定要说服对方才行。
梁厂长看汪正国这架势,人家都直接一口闷了,他哪还能藏着掖着,必须要以诚待人,这是基本礼貌。
“我就这样说吧,以上各大中央部委联合发文、致电,都是表彰我们为84年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发射成功所做的贡献,那上面就大量使用了我们厂所产的砷化镓材料,但通讯卫星对成本要求不严格,材料产量也接近于实验室状态,而你现在说要想大规模量产,这所需投资可就不是什么一般的小数目。”
在实验室状态下为通讯卫星生产少量砷化镓材料,这在成本方面是可以接受的,但要说大规模生产,显然就不可能是实验室状态下的操作,必须投入重金研制,倾力实现规模化生产工艺,以降低成本。
“上次我们没有确切的订单就冒然扩大单晶硅生产规模,导致工厂产能极大浪费,这次要是没有你们采购订单,工厂很快就要改造生产线,转为多晶硅方向,逐渐往光伏产业靠拢。所以,我们现在没有确切订单之前,几乎是不可能往砷化镓的规模生产上面投资。”
终于,汪正国找到了一点儿有用的信息,这峨眉半导体居然在逐渐往多晶硅光伏产业靠拢,这要是继续做下去,未来遇到共和国那次惨烈的光伏产业严冬时,恐怕.....
或许上位面峨眉半导体就是因为单晶硅产业没有订单,最终才不得以全面转向多晶硅光伏产业,从此一路顺风顺水地走下去。
然后是直到共和国光伏产业大爆发,国企、民企一窝蜂涌进,在经历吊打了欧美的巅峰时期之后,欧美双反调查直接让共和国光伏产业面临产能过剩状态,以那时候峨眉半导体的国企体制,显然是竞争不过国内一众民企,从而没落、破产。
这还是真一个悲伤的故事,汪正国觉得他这次十有八九是猜中了结局,这又如何不让人唏嘘呢?
“你们还做多晶硅项目,真是涉猎广泛,那东西目前的产业前景比起砷化镓也好不了多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