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九十三章:预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九十三章:预知 (第1/3页)

    “到了,这地儿不好找,属于当年的三线建设重点工程,选址比较偏。”

    孟怀英当然不知道所谓的三线工程是什么,作为大陆在六七十年代硬抗美苏两大铁幕巨头而弄出来的保命工程,首要需求就是保密,也都是现在607所要搬迁,并且国内也对这方面有所放宽,否则汪正国还真不可能带一个美国籍工程师来这里。

    都是下车之后,项目组的人才发现这家研究所确实从外表看上去是其貌不扬,简直是毫无科技感,汪正国是第二次来,此时607所和几年前他来的时候相比,甚至还要更落魄一些,不过这是好事儿。

    毕竟研究所重心都已经逐渐转移到蓉城,内江这边因为有些大型设备暂时还不好转移,否则整个研究所的人肯定都跑完了。

    “比普通的工厂小区稍微好一点,但一般人绝对看不出这是搞尖端军用雷达研制的科研单位,从外表看来,这家研究所在隐蔽方面是完全过关,大陆这边果然还是有大智慧。”

    孟怀英实际是土生土长的呆湾人,也都是在大学本科之后才到美国继续深造,考研、读博,逐渐找到自己人生道路。

    在有些方面是必须要承认,那就是2000年之前,国际上能够打出名气的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华裔大牛,几乎都是和呆湾关系更紧密一些,这个问题是真心没法黑。

    不过有句话怎么来说着,八十年代的共和国是努力地融入欧美圈子当中,不仅交上投名状,狠狠地吊打越南,并且还和日本建交,同呆湾全面停火,努力推进两岸三通进程。

    没有到九十年代中期的海峡危机之前,实际两岸双方的关系都还算不错,也就是在某灯会明确提出某独口号之后,双方才再次点燃并激化各种矛盾。

    所以单就现在看来,至少汪正国还有五年左右的时间消化这些技术人才,自然也就不怕泄密什么的。

    如果再多说点,其实真到了高级知识分子阶段,政治家用来忽悠普通民用的套路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