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66章 利益优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66章 利益优先 (第2/3页)

是个慷慨的老板,这一点是无可指摘的,为了把谭智拉到同一阵线,他开出的价码可是不低。

    想到项目完成后可以拿到的股份份额,谭智心里也掀起一阵波澜,项目让刘畅把持,失败了还可以置身事外,如果让自己搞砸了,那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谭智曾考虑过,如果没有青山资本的介入,即便他自己能从外面找齐资金,到头来也只不过弄点辛苦钱,大头肯定是资本方的,还得承担额外的风险,远不如与青山资本合作,这笔账他还是算得清楚的。

    …………

    有了陈乔山的支持,谭智迅速行动起来。

    第一步,便是拿下了框架传媒其余股东手里的剩余股权。

    如果只论经营能力,谭智算不得优秀,不过单论勾心斗角的能力,他在商场摸爬滚打几十年,肯定不输于任何人。

    事情进度很快,前后只用了不到两周时间,谭智就谈下了框架传媒的剩余股权,顺利完成了从大股东到完全控股的过度,代价仅仅是1500万人民币,可以说是相当廉价,在几个月前独立财务公司给出的估值的基础上甚至还有折让。

    陈乔山旁观了整个流程,心里也颇为惊讶于谭智的手腕。

    框架传媒的老板跟谭智是几十年的朋友,在青山资本介入后,依然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谭智的老婆还曾是框架的总裁助理,不过他在谈判过程中却没有任何的情谊可讲,坑起人来也是丝毫不留余地。

    当然了,手腕不等同于手段,细说起来,谭智的操作算不得有多惊才绝艳。

    其中的手段其实算不得高明,谭智先是以公司发展的名义,抛出一份增资方案,要求股东按持股比例认缴,同时,已经完成并购的另外两家本地的同业公司突然发力,做出准备大举蚕食框架的架势。

    不管虚张声势还是确有其事,长期亏损的框架上下顿时草木皆兵,原本就紧张的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至于增资是不可能再增资的,公司原本就处于亏损,除了所图甚大的谭智和陈乔山两人,想必也没人敢于大笔投入资金,于是乎,交出股份套现离场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整个收购流程不算复杂,这在商场只能算小儿科,跟变相裁员一个性质。

    原本五千的工资,足够员工维持基本的生计,老板想裁员,却又不想负担违约金,就把工资一分为二,底薪和绩效奖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