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九十四章 生杀予夺 (第2/3页)
既我被擒下,还有什么好说的?”
在历史中,曹操曾经这样评价过袁绍,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意思就是说,我知道袁绍的为人,志向远大却缺少智慧,表面威严却胆小怕事,忌讳别人有才智自己又没有什么威严,军队多却很杂乱,将领骄横不听指挥,土地虽广,粮食虽多,但那都是给我准备的。
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这句话又说,等到袁绍占据了黄河以北地区时候,军队的士气强盛,我实际上是打不过的。
曹操在袁绍即将攻打许昌时对袁绍做了总体评价。当时曹操部将都认为袁绍强大不可敌,而曹操却说了上面的一番话,打消了部将们的疑虑
曹操正是掌握了袁绍的秉性、为人、能力方面的状况,在与袁绍的过招中,做到了知彼知己,胜多败少,最终击败袁绍。
“大将军,袁本初今后愿意在大将军账下效力。”袁绍看似恭敬的说道。
吴启哲笑了笑,不以为然,在他看来东汉末年北方的两大诸侯中,袁绍和曹操,曹操一度对汉朝是有很深的忠诚的。
虽然他做的事情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他不这么做又有什么办法呢,真的把权利交给汉献帝刘协嘛,只怕那个时候,好不容易建立的朝廷,又会顷刻间分崩瓦解。
吴启哲这么说,并不是瞧不起汉献帝,在那个时候曹操麾下的文臣猛将效忠的是曹操,为什么要听刘协这个无权无势的天子的号令呢。
天子有势却无权,曹操正是借天子之势,推行自己的理想抱负。
曹操固然做了很多非人臣所能做的事情,但最后怎么说呢,到死不是也没有称帝不是。
但有一点,吴启哲是绝对不相信的,他不相信,曹操对儿子曹丕的野心一点都不知道,他难道不知道他死之后曹丕一定会让汉献帝退位吗?
或许他早就知道,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