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四章 外滩十八号(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六十四章 外滩十八号(上) (第2/3页)

铁饭碗”的工作岗位,一家的生活水平还算不错,刚从公司下班往家赶,正好遇到王铮一行四人。

    三十分钟后,一直走了三、四公里路,才到达华亭路的服装市场,直接从黄浦区来到了徐汇区,把关之林和林小姐累得够呛。

    王铮前世常听老一辈说,以前每次赶集去市里,都要走几十公里的山路,那时候还不明白那是什么概念,现在身处八十年代,徒步走上三四公里路,才明白中年路人所说的不远是真不远。

    “前面就是外贸服装市场了,你们买完衣服后,从人民广场那条路直接返回就行,我就送你们到这!”

    牛姓中年路人告诉完几人位置,也不顾王铮的热情挽留,背着军用书包挥挥手走得十分干脆,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几人还不知道他的名字。

    指路和带路虽然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香江却少有人愿意去做,更何况是三公里的路程,可惜的是这样优良美德到了21世纪,已经不剩多少,不管何事都以报酬来计算,王铮还记得前世第一次去广州工作,因找不到汽车站而向路人询问,最后路人索要十元才肯带路,本来要求报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让王铮接受不了的是车站就在马路对面,路人本只需抬抬手就能相告的事情,却是要拿走十元报酬才能相告,让王铮有种被欺骗的感觉。

    四人在外贸服装市场随便挑选了几件厚实的衣服后开始返回,在经过人民广场时看到不少打太极的老人,还有一群在广场空地上滑着旱冰的十多岁孩子,教他们的是一位有着蓝眼睛高鼻梁的“外教”老师。

    在娱乐措施缺乏的八十年代,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看到这一幕的王铮很受感染,他曾经的童年虽然贫穷,但却是十分快乐与满足。

    “铮哥,那群小鬼脖子怎么都系着红领带?”

    自从到了上海,靓昆就对与香江大不相同的上海十分好奇,一路上都会问上许多问题,如好奇宝宝一般。

    王铮不答反问:“别告诉我,你连红领巾都不知道?”

    靓昆一脸疑惑:“红领巾是什么?”

    王铮有些无语,忘了香江的学生从未系过红领巾,他解释道:“红领巾是五星红旗的一角,也是少先队员的一种标志,象征着无产阶级的革命传统。”

    听完解释的靓昆更显疑惑,王铮不等他继续追问,就带头穿过人民广场,在等他追问下去,还不得说到民主与**的问题。

    等回到国际饭店,坐了一天飞机林小姐提前回房休息,王铮准备带关之林去看看黄浦江的夜景,好兑现飞机上的承诺,靓昆本也想跟去,但被想好好享受二人世界的王铮决绝了。

    黄浦江外滩虽有着内地“第一湾”的美誉,但在84年,外滩边上只要着一座孤零零的过街天桥,对面陆家嘴彼时没有直插云霄的东方明治,没有环球金融中心,没有金茂大厦,也没有香格里拉,江面上偶尔有着几艘货轮驶过,响起起一阵轰鸣的汽笛声。

    微凉的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