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慈善援助(中) (第2/3页)
那1000万港币的善款,等四人用过早餐,张俊生就很合时间的出现在国宾馆。
“王先生,昨晚休息的可好?”
王铮微微笑道:“还不错,这是我住过环境最好的酒店,连续做了一夜美梦!”
张俊生陪笑道:“那就好,浙大校方那边正在恭候王先生的大驾,不知王先生现在是否可以出发?”
“恭候不敢当,还请张先生帮忙带路!”
83年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召开时,浙江大学本已入选国家重点资助对象,但最后因国家财务紧张,浙江大学未能入选。后来浙大校长刘丹在香江访问期间接触到邵一夫,邵大亨本就是浙江人,听闻浙大面临的困难后,当场就决定邵氏基金会对浙江大学进行慈善援助,这才有了王铮此次的内地之行,而敦煌画展只是顺便而已。
来到浙大玉泉校区,校园内学生脸上都是洋溢着朝气地面容,让王铮很是羡慕,前世今生他都没有体会过大学的校园生活,甚是遗憾。
穿过玉泉校区,张俊生领着王铮四人来到一座办公楼前停下脚步,楼前竖立着一座石碑,石碑上刻有“求是”二字的校训。
张俊生向四人介绍道:“这是民国时期,竺可桢校长立下的校训,虽然只有区区两字,却是道破很多人生道理!”
王铮点头说道:“这位笠校长真属大才,求是二字,就是孜孜不倦追求真理,同是创新之基,更是走向社会安身立命之本!”
王铮一席话让张俊生有些意外,他夸赞道:“王先生解释得非常到位,道出了这两字的内涵所在,没想到王先生年纪轻轻,却有如此大才!”
靓昆非常得意地插话道:“那是当然,铮哥可是香江最厉害的编剧,也是最厉害的导演...”
直到王铮白了他一眼,靓昆才赶紧收声,在他心中王铮的身手可能不如自己,但他却非常尊重王铮。每个混社团的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若不是因为尊重和佩服王铮,靓昆岂能甘为旁人马首。
王铮对张俊生淡淡笑道:“只是在社会中磨练出的经验,当不得大才二字,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