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舆论 (第2/3页)
心,直接给六叔打电话,就说我这次的内地之行让香江警方以间谍罪抓了,让他快让律师过来,我可不想在里面待够二十四小时。”
渐渐反应过来的关之林强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对王铮远去的背影重重点头。
第二次坐在警车里,王铮心里没有半点波澜,对于这次被捕他有一定的预料,文化部长是正部级的高官,却亲自邀请他这位无名小足参加阅兵庆典,其中一定有他不知道的蹊跷。
直到在政治部的临时看押房里待了足足二十四小时,却一直未见邵大亨的律师前来保释,王铮才意识到,这次他可能被人“利用”了。
自从中英联合声名9月在燕京草签之后,香江海岛的上空就充斥着各种谣言,有说内地将派往全副武装的军队入港,也有说香江经济会因回归内地而大减,每天的香江报纸报道都在各抒己见,让香江民众不知该信哪家好,再加上全港计程车司机因反对政府首次增加登记税,发起罢驶游行,最后演变成骚乱,直到警方发动防爆警察,骚乱才慢慢平息下去。
这样的现象导致不少香江市民开始了移民热,房价也开始大跌,电影票房市场同样受到不少冲击,10月以来上映的电影,票房一片惨淡。后来又得知中国内地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本是宣扬国威的盛世,最后却被香江亲西方媒体渲染成内地威胁论,让很多香江市民感到恐慌,对13年后的香江回归不知是好是坏。
正是因为有这样那样不利于内地的舆论在香江蔓延,文化部临时决定邀请一位香江名望较高的社会名流,前来参加燕京的阅兵。
但老话说的好,人越老越精也越胆小,为了不得罪不列颠香江政府,各大名流士绅找着各种理由婉拒文化部的邀请,而愿意来的却又因名望太小起不到什么作用,正当文化部准备放弃时,王铮就在阅兵前一天抵达了燕京。
只因一部英雄本色,王铮在香江年轻人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刚好是文化部所需要的人,这才有了张巡的游说。
就在王铮被政治部带走的当天,座落于湾仔皇后大道东387号的新华分社内,新任香江分社宣传部副部长的张俊生正在奋笔疾书,而书案放着的几张照片,正是王铮在机场被政治部探员用枪指着的现场照片。
一盏茶过后,张俊生拿起写好的文章和照片走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