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十大杰出青年 (第2/3页)
电影!”
正当王铮摆着麻木的笑脸,任在场的记者拍照时,同属演艺圈的陈美龄主动和他打起了招呼。
“你好,陈小姐,谢谢你的喜欢!”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加上有众多记者在旁虎视眈眈,王铮虽对眼前这位在倭国发展的香江歌手没有丝毫印象,也不感兴趣,但还是微笑着回应。
“王导,认识一下,我是潘景荣,是一位摄影师,以前也在邵氏工作过!”
刚打发走香江女歌手,一位留着中分长发的男人,又与王铮攀谈起来。
“你好,潘先生,说起来你我也算同行,大家都是用菲林来谱写故事,只是呈现出来的方式不同。”
与在倭国发展的女歌手不同,王铮对眼前这位留着长发的摄影师要热情许多。
菲林(film)的翻译有两种解释,一是摄影用的胶卷,二是电影用的胶片,所以,王铮这么说不仅没错,反而让潘景荣大生好感,之后两人就热情地攀谈起来。
通过交谈,王铮才知眼前这位摄影师不是一般的摄影师,或许称为摄影家更为合适。
潘景荣有一个很厉害的摄影师别号叫做“水禾田”,不仅脚步遍布世界各地,还以30岁之龄,分别在燕京、宝岛以及加拿大、举办过多场个人大型摄影展,以拍摄中国黄河、大运河、丝绸之路,而闻名摄影界。
其中最令王铮刮目相看的是,潘景荣无惧宝岛的封杀,在宝岛举办了一场大型内地摄影风景展,让宝岛同胞清楚认识到祖国的大好山河,同时瓦解了宝岛单方面的恶性传播。
看着眼前这位其貌不扬,却有着伟大情操的摄影家,王铮十分真诚的说道:“摄影和摄像本是一家,以潘先生的才识与见识,希望以后能一起合作,谱写出更好的中国故事出来。”
潘景荣闻言微微笑道:“若有机会能和王导一起合作,那也是我的荣幸!”
王铮表示出的合作意向并非客套,一名优秀的摄像师能让整部电影充满画质感,同样一名优秀的摄影师也会让电影画面添彩加色,而潘景荣的足迹又遍布世界各地,对各地的风景文化有着独特的见解,这对王铮以后在外景选址上会带来不少帮助。
与潘景荣交换了联系方式过后,如沐春风的辰龙,领着一位带着黑框眼镜长相斯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