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翠云峰下绿水湖 (第3/3页)
萝卜的景象,连他自己也不能开小灶,这是他的一直以来坚持的规矩。
长期跟随王铮的工作人员倒觉得没什么,内地一众演员却是头一次遇到这么大方的导演,除了十分感激他的大方外,拍戏时也更加卖力。
饭后,王铮来到胡伟笠临时的音乐工作室,见他还在捣鼓那台从香江运过来的音乐合成器,而旁边的桌岸上,还放着他只吃了一半的晚饭。
看到这幕场景,王铮忙道:“胡大师,还是吃完饭再弄吧,现在也不急于一时。”
见到王铮,胡伟立忙放下手中的说明书,尴尬笑道:“王导,真不好意思,你给我开那么高的工钱,我却一点忙都没能帮上。”
对于这样的结果,王铮也是没有预料到,本以为胡伟笠这样的音乐大师,制作一首曲子对他来说应该就如家常便饭般简单,哪能想到他不仅是个电脑盲,连最基础的音乐合成器也不会操作,空有一脑子曲谱,却不能通过音乐设备谱写出来,王铮又不可能去请一个音乐演奏团过来,是以,前面打算边编曲边拍摄的计划也就泡汤了。
胡伟笠为了早日学会电脑与音乐合成器,每天只睡3、4个小时,王铮几次劝解无果后,也就由他了。
“胡大师不必道歉,电脑其实很简单,只不过需要一点时间才能掌握它,不知胡大师对箫这种管乐器是否在行?”配乐设备一时难以掌握,王铮只能另做打算。
胡伟笠虽不知王铮为何这么问,但还是点头道:“箫,是国乐的一种,也是我主修的乐器,演奏自然不再话下。”
得到确认,王铮喜道:“那就太好了,一会我和关小姐有一场对手戏开拍,怕她难以进入角色,胡大师若能在旁吹凑一曲那种带着江南烟雨的凄迷箫声,应该能助她进入状态。”
“没有问题,给我半个小时,我马上编写一首王导所要的那种凄迷箫音。”
胡伟笠说完立即拿出五线谱开始工作,也不管那吃完一半的晚饭,看来是准备把积压在电脑、音乐合成器上的挫折,全都爆发在五线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