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议和 (第2/3页)
汉语说的虽然有些生疏,可却不妨碍交流。而且从这施程的口中得知,他祖父就是福建人,嘉靖年间避倭寇之乱的时候跑到了安南,就地生活了下来。
……
此时,富春通政殿中。
阮福源高坐在上首,有些费力的抬起头,看着窗外的阳光,浮肿的双眼中一阵恍惚,有些力不从心的问道:“北面来的使者,都安顿好了么?”
他已经老了。
很老了。
今年已经是七十一岁高龄了。
从他祖父阮淦在广南站稳脚跟,到现在已经九十年光景。
其祖父统治广南十八年,其父亲阮潢雄才大略,在内外交困中寻得一条出路,变不可能为可能,苦苦支撑之下终于将广南变成了他们阮家的私有财产,他父亲阮潢活了八十九岁,经营广南五十五载,将整个广南打造的如同铁桶一般。
等他阮福源袭位的时候,年龄已经五十岁了,如今七十岁,在位时间已经超越了他的祖父,可还没达到他父亲的一半。
广南虽然被阮氏三代打造的如同铁桶一般,防御北面的郑氏有了一些凭仗,可总的来说,他们阮氏和北面的郑氏差距依旧是天渊之别。
首先,郑氏占据天时地利,控制着黎朝皇帝而号令天下诸侯,其土地广阔耕地面积是广南的两倍有余,人口稠密,军队数量更是广南的五倍以上。
阮氏和郑氏争雄,总是有些力不从心。
加上阮福源年龄大了,雄心消磨,这不郑氏一旦带来了求和的消息之后,还以朝廷的名义封他为“节制顺化二处水步诸营兼总内外平章军国重事太傅国公”,他便真的动了心思。
这个封号对他来说意义太重要了。
以前他虽然也成仁国公,可那是自称。
现在是黎朝皇帝的钦封,这可是不一样的。
“回父亲,都安排好了!”二子阮福沧朝阮福源拱手,恭恭敬敬的回答。
“嗯!”阮福源道:“咱们和郑氏打了五年,虽然能防止他们的进攻,可百姓却不堪疲惫,不能再打了,此次议和也好,正好发展国力。咱们这边的将领对北人颇为仇视,你要加派人手,务必保证使者的安全。”
“是,父亲!”阮福沧恭敬的拱手回答。
可长子阮福澜却不干了,他扭动着略显肥胖的身子,从椅子上站起来朝父亲行礼,然后谏言道:“父亲,万万不可,那郑庄意在一统安南,若是真的答应他的条件出兵高平,岂不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而且咱们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次郑庄以黎朝皇帝的名义提出来封阮福源为国公,可同时也提了个条件,那就是让阮氏配合朝廷出兵,平定盘踞在高平的莫氏。
“这事,几个家臣都也在本主面前争论过。”阮福源的目光一转,看着自己年龄仅有二十来岁的二儿子阮福沧问道:“沧,你怎么看?”
阮氏从阮福源的祖父阮淦开始盘踞广南,人称阮氏,可后来不知道阮福源脑子里哪根筋出了问题,愣是将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