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52.迎年与送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52.迎年与送年 (第2/3页)

味重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年味越来越淡是个普遍现象,不少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原来本热闹的节日一下子变得很安静,大部分人都窝在家里看电视,纸也不烧了,吃顿饺子串个门就算过年了。

    好在东宁村保留着热闹的年味,人们对待这个节日很重视。

    “歇会跟你爹上山迎年去。”老妈嘱咐道。

    吴帝的爷爷奶奶去世早,农村讲究土葬,在后山给他俩埋在了一起,修了座坟包。

    “我可以去吗?”凯碧问。

    这个吴帝还真没法回答他,有些风俗传统他也不清楚,比如女人允不允许上山迎年。

    老妈虽然讲究但并不迷信,她说带上凯碧是好事,让吴帝的爷爷奶奶看看这么俊的孙子媳妇。

    这又牵扯到一个问题,吴帝的爷爷有三个儿子,吴建军排行老二,他大哥去世早,家里没有男丁,和老三家一直为分地的事在闹,自从上次那事后就再没走动过。

    往年上山迎年的时候都是两兄弟一块,再加上吴帝和小叔家的俩儿子。

    都是一个妈生爹养的,小叔吴建民肯定是不愿意和好的,他分地的愿望还没有达成。

    说起大伯家,李玉一阵感慨,现在家里只剩下大嫂子和一个小女儿相依为命,可怜的不得了。

    平常里李玉是能帮上什么忙就帮什么忙,送钱给大嫂家,她们不要,李玉就买成东西送过去。

    上山的时候他俩换上了卫衣,因为会有鞭炮皮漫山飞舞。

    凯碧一路捂着耳朵上去的,鞭炮声音震耳欲聋,有的像炸弹一样响,整座小山被笼罩在呛鼻的烟雾中。

    这感觉有点像战争年代,英勇无比的八路军战士在山头顽强地阻击曰本鬼子。

    虽然没一块出发,但在吴帝爷奶的坟前还是见到了小叔和他的两个儿子。

    两家子打了声招呼后再没说话,跟不认识似的各干各的。

    让吴帝气愤的是,小叔家的俩儿子居然没叫自己哥,小时候白疼他们了。

    下山的时候,凯碧问吴帝,那不是你爸爸的亲弟弟吗?怎么跟不认识一样。

    吴帝就把两家子决裂的整个过程告诉了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