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议郎 (第2/3页)
私语去了。
一个时辰后,范新醒来了,不知道是不是兴致上来了,立刻就找了驿站寄信回去,要郭欣赶紧到雒阳与他会合。
十二月二十五日,马车抵达雒阳。此时已经是年末了,郭翼去光禄寺领了自己的官服和令牌,跟着走了一圈光禄寺,记住办公地点。
灵帝朝的议郎数量大约三百多人,基本上是付不起钱助军修宫钱的孝廉,在雒阳呆的久了,年纪上来了,便当个议郎,也能参与政务。
像郭翼这么年轻的议郎,那还真是头一遭!
议郎比较悠闲,不需要轮流当值守门,也不受五官中郎将,左右中郎将领导。只负责顾问应对,碰上不理政务的皇帝,基本上就是闲着。六百石的俸禄不算多,但足够花销找乐子。如果还能结识两个名门望族,在府上当个客卿、门客,日子过得委实潇洒。
一路过来,也少不了打点一番,破费了许多银两。
“贪腐啊!”自己不过领个官服,熟悉一下办公环境。这么寻常的入职流程,都出血了一百多两银子。可见这个王朝真的已经烂透了!不从根子上推翻重来,是绝对没戏的。
但自古以来,革命,都是自下而上的。三国两晋的门阀士族轮流掌权,也不过是稍微改革罢了,到最后也还是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
“任重道远啊,在改革制度之前,必须先想办法让生产力跟上来。”作为一个现代人,纵观历史,熟读马列,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还是很清楚的。
如今连纸张和印刷术都没普及,谈不上教育普及,更谈不上科举取士。现在发布榜文科举取士,也不过是在士族之间选人才罢了。寒门子弟连书的影子都看不到,哪里考得过名门望族?
回到家里,赵柔已经把房子打点好了。这套房子比较大,足够住下上百口人。雒阳不比真定县那小地方,各方面都很复杂。一行人都住在这屋子里,来往也方便。
一行人聚餐吃饭,也算是庆祝入朝为官。郭翼不喜喝酒,赵柔也就准备了一些蒸肉和素餐,不备酒。
按照区域划分,范新夫妻住东边第一间院子,不入后庭。颜华则与女眷一道住在后庭宅院,只是独立出去,自由行走。
宅子这么大,收拾起来也就麻烦,商议着要请一些丫鬟仆役来服侍。范新家大业大,此事便由他去处理,交由赵柔审核即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