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章 东方大事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四十章 东方大事起 (第2/3页)

    “国家海禁开,东方大事起?”王志伟读了出来,上面的字不像吴昌硕刻的篆字,是一行正楷,他自然认得。

    然而,下面却没有落款,不知道是谁写的。

    “这是,冯国璋留的字?难道冯国璋也收藏过这方砚台?”赵天明觉得有些神奇,他知道这句话,倒不是因为恶补古玩知识,而是以前读书的时候就知道的。

    冯国璋的大名,相信许多人都知道,大名鼎鼎的“北洋三杰”之一,在民国初期那个纷乱动荡的年代,他甚至当过代理总统。

    和袁崇焕一样,作为一介书生入军职,都表现出极高的军事天赋,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见识。

    在那复杂的时代,对冯国璋的评价向来褒贬不一。作为守旧力量,他镇压革命起义,然而,他同样参加过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等战事,也公开反对袁世凯称帝。

    冯国璋一生由一介书生而入武林,读文史后再习军事,作为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中国一代知识分子,或是身为一名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军事将领,冯国璋以其深刻的思考和敏锐的见解,解读着这个时代。

    在他晚年的时候,他曾经重修族谱序言,并规定今后冯家以“国家海禁开,东方大事起”十字,作为排辈次序。

    这句话,也是他一生对时局的见解和宏愿,能为其族人后代订出这十个字,应该说,早年身为清廷大臣的冯国璋,可以称得上是很有政治远见的,是积极进步的。

    当时复杂的时势,冯国璋已深切地感知,一个数百年来闭关锁国、国力衰败、腐烂不堪的国家,早已远远落后世界潮流。

    期望国家富强昌盛、再树雄姿打破海禁,引进外国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是唯一可行之路。

    然而,他也有与当年李鸿章相似的忧虑和顾忌,老守势力依然根深蒂固,况且政治远见不等于政治智慧,他的政治智慧和李鸿章根本没法比,各种营营苟且,足以使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