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125章 大寨村劳务市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0125章 大寨村劳务市场 (第1/3页)

    钢城县大寨乡大寨村桥头,是整个钢城县最先自发组织起来的劳务市场,高峰时期待工人员曾达到五百以上。

    在70年代以前,钢城县的支柱产业还是农业,县里面最大的企业是新华兵工厂,但是那家兵工厂和地方没有多少关系,既不向地方纳税,也没有当地村民在里面就业。然后在1970年的时候,齐鲁省相应国家三线建设的号召,在地处偏远地区,以后世的眼光来看完全不适合建造大型钢铁厂的鲁中市建造了鲁中钢铁厂。

    后来鲁中钢铁厂迅速发展,一度成为年产千万吨钢的全国十大钢铁企业之一。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钢城县紧靠鲁中钢铁厂,周围的老百姓自然就会做起钢铁文章。

    炼钢需要炼钢生铁,而这样的生铁用传统的土法炼铁炉就能生产出来,然后再卖给鲁中钢铁厂,就会获得高额的利润。

    以2003年的时候为例,水泥厂的废渣里面含有大量的铁,而且这些废渣水泥厂一般都是直接倒掉的。然后有人就发现了这个商机,以几块钱一吨的价格从水泥厂里面把废渣买过来,再通过磁选机把铁豆子从废渣里面选出来。这样选出来的铁豆子,成本不过一二百块钱,含铁量很高,能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然后这些铁豆子卖给土法炼铁炉的老板,每吨的价格能达到六百块钱。然后土法炼铁炉的老板利用这种原材料炼出炼钢生铁来,每吨炼钢生铁的成本接近一千块钱,又以两千块钱的价格卖给鲁中钢铁厂。鲁中钢铁厂利用这个生产钢材,再以三千多块钱的价格出售。

    整个生产过程中,废渣装卸、铁豆子装卸、土法炼铁炉生产等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而这些工作又是短暂的集中的,不可能说是长期雇佣人工。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劳务市场便应运而生了。

    劳务市场上面的劳力的劳动价格在当时来看是比较低的,装卸一吨铁渣子的工钱只有两块钱。普通的劳力,一天差不多能装卸十吨的铁渣子,赚二十块钱。

    一铁铲铁豆子大约是二十斤重,力气小的根本不可能扬到一米三高的斯太尔王车斗上去。一吨铁渣子,需要挥舞一百下铁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