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43章:应对措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43章:应对措施 (第2/3页)

能无缘无故命令NB公司撤出台湾市场吧!

    NB公司深耕台湾几年,在台湾有庞大的资产,真要有什么损失,沈丹青也很心痛。

    布置了几项应对方法,沈丹青就宣布散会了,大家都没时间,就不要再务虚了。

    沈丹青的几项应对措施都很有效,马上稳定了员工噪动不安的心。说实话,下岗的员工就是怕公司会裁撤他们,毕竟公司是实实在在的限入了困境。如今知道公司不会裁掉他们,还答应将他们转移到其它的岗位工作。每一位员工都是欢欣不已。至于工资是否会下降一大截,他们不会在意了。在长胜投资集团哪怕是做一个扫地的,都比到外面重新找一份工作强。

    还有香港NB商贸有限公司的员工也是同样的担忧。公司都没业务了,裁员就成了必然的选择。可他们谁也不想离开公司啊!不讲别的,单说提供员工福利房,这在香港就是蝎子拉屎头一份。香港的房价有多高,大家都知道,大部分的普通人,一辈子省吃俭用也买不起一套房。现在有套免费的住,谁肯舍得放弃啊!当他们得知公司没有放弃他们,而是将他们转入中国联通海外公司和中国汇通网络银行海外公司之后,他们几乎是个个都喜极而泣。什么工作不重要,重要的是保住了房子。

    增加第三产业和基础建设方面的投入,是沈丹青想到的开源方法之一,同时也安置了大部分的下岗职工。研发科研设备与医疗设备,就是他想到的第二种开源方法。同时,他也是对怼欧美,他打算在国内市场,要逐步将国外产品替代。

    反正长胜投资集团已与欧美撕破了脸,他也没有什么顾忌,他发誓绝不会给欧美好果子吃。

    当然,也仅仅是长胜投资集团与欧美撕破脸,中国政府还是保持一贯的积极的对外贸易政策。这对国家对长胜投资集团都有好处,正如沈丹青在会上所说的一样,向国内企业提供优质零部件产品,也算是变相的赚了外国佬的钱。

    损失肯定不少,但欧美想这样就能打倒长胜投资集团那就大错特错了。当经济体量到了一定规模,企业转型并不困难,无非是多花费一点时间和金钱。不过,长胜投资集团的增速会放缓,那就是肯定的。

    国家对长胜投资集团的补偿还不知何时会下来,倒是长胜投资集团申请的全球卫星通信网和全球定位卫星网的报告被批准了。

    第一是这次长胜投资集团的行动,向中央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政治立场正确而且坚定,欧美制裁它,国家反而更喜欢它。

    第二是沈丹青提出的双向数据链系统,需要这两个东东,所以中央是毫不犹豫就批准了。

    沈丹青也早就盼着中央能批准,时间非常宝贵。随着长胜投资集团的崛起,欧美对中国的态度也越来越不友善。中国对欧美的依赖越来越小,特别是以前欧美对中国制裁,禁止输入的科技设备,现在不制裁了,中国好像也不怎么想买了。现在中国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