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夺舍 (第1/3页)
“刘星啊,你或许也是时候站出来做点什么了,让那些NPC觉得你是一个合格的领头羊。”
尹恩认真的说道:“你得想办法把这些人的想法给扭转过来,因为在这之后我们说不定还得再从他们之中招募一批人去攻城掠地,这就有一点像是楚霸王和曹操等人就地招募自己的父老乡亲当乡勇去争霸天下,这些老乡们可都是他们最后的底牌和亲兵啊,也是最值得信任的手下了,所以我们如果有机会打出去的话,这些人可就是非常重要的。”
的确是这么一个理。
刘星作为半个历史爱好者,对于一些比较出名的历史人物还是很有了解的,至于那些非常冷门的历史人物,或者说某些朝代的历史人物就不是那么的了解了,所以也就只能自称为半个历史爱好者。
不过就算只是半个历史爱好者,刘星也知道很多作为“将领”分类的历史人物在起家的时候,手下都有好几百名父老乡亲作为自己的班底,毕竟你如果是孤身加入某一个势力的话,可能得当好几年的龙套之后才有机会慢慢的往上爬,比如朱元璋就是这样的典型,这也让他的登基称帝成为了传奇,因为他的起点实在是有点低。
所以手下如果能有几百人的班底,哪怕都是一些只经过了基础训练,甚至是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乡勇,都可以作为你最大的底牌,毕竟这些乡勇说到底都是你的父老乡亲,他们既然都愿意跟随你背井离乡,那么这些人对你的忠诚度可就是毋庸置疑的了。
因此当年什么都没有的刘备在跟随董卓讨伐黄巾军的时候,虽然董卓的态度是差了一点,但是也承认了刘备的地位,而这时的刘备就是靠着自己带出来的那几百名乡勇才得到了这些好处,否则以他的“汉室宗亲”身份也做不到这一步,之后自然是不能去当平原的县令。
至于曹操的话也是如此,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曹操也是从自己的老家带来了成百上千名乡勇参加酸枣的会盟,因此才得以成为了十八路诸侯中的重要人物,要知道曹操虽然在之前就已经有一定的地位和声望了,但他的手下如果没有这些乡勇打底的话,在参加会盟的时候最多也就是当一个吉祥物,没有资格成为十八位诸侯之一,就像那时候的刘备因为手下无人,就只能和关羽张飞一起当小兵。
至于项羽为什么在失败之后就无颜见江东父老,按理来说以他的能力是完全有机会回去再拉出一支队伍来争夺天下,毕竟就连作为胜利者的刘邦都承认项羽有着万夫不当之勇,能够让他在大军的重重保护之下都觉得脖子发凉的存在,只要回去再带出一支队伍就可以继续追着刘邦到处跑了。
因此才有了“王不过霸”的说法啊,这也是司马迁的《史记》会把项羽也给列为“皇帝”的原因,因为《史记》里的本纪就是专门写皇帝的。
所以司马迁为什么会因为写《史记》而遭受那么多的刑法,根据野史记载那就是因为汉武帝发现这家伙写书就写书,但是为什么就这么喜欢夹带私货呢,竟然把自家最大的仇敌——项羽都给放进了皇帝的位置里,那不就是在暗示我家的老祖宗刘邦得位不正吗?
既然那时候的项羽都是皇帝了,那么之后才得以登基称帝的刘邦岂不是谋朝篡位之徒?
除此之外,霍去病的英年早逝之谜之所以会这么多年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还不是因为司马迁这家伙搞区别待遇,让霍去病和卫青在《史记》里的戏份非常少,而这对于汉武帝而言也是无法接受的一点,因为霍去病和卫青不仅是汉武帝的亲戚,同时也是他手下最重要,而且功劳最高的两位将领,再加上汉武帝对于霍去病是真的非常喜欢,可以说是把霍去病当成了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所以给霍去病的礼遇实在是太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