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8章 棋的不同下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98章 棋的不同下法 (第2/3页)

尽管变还只是刚刚开始,但历史的车轮谁都挡不住。

    “在市场经济时代,能存活的企业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小快灵型的,第二类是大广全型的,第三类是有较大区域优势的。”

    吴小正还在继续给杨贵平造成更大的冲击,这也是在帮他明确思路。

    所谓小快灵,是指企业规模小,适应市场快,应变灵活。

    这样的企业,能快速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能准确地在激烈的竞争中很快找到自己的机会,“人家吃肉我喝汤”、在生存中求发展就是这种企业的生存方式。

    而大广全,是指企业规模大、市场份额大,资源广,产品种类齐全。

    这样的企业,一般来说是行业的翘楚,是属于市场霸主级的存在。

    这样的企业,它们稍微一点变化,就能引起整个行业的波动。

    至于区域优势就更好解释了。

    比如说吴大厨食品加工厂,它在生产原料上就具备一定的区域资源优势,比如说一些大型建材厂,它们在一定地域就拥有运输成本优势……

    吴小正的这些解释,实际上就是后世总结出来的经验,杨贵平听了后,根本就找不到任何理由来反驳。

    但他不甘心地说:“既然咱们湘水的国企规模小,那往小快灵的方向发展总可以吧?”

    “可能吗?”吴小正毫不客气地反驳道。

    “身为国企,上面有这么多婆婆管着,稍微大一点的决策,又要请示又要打报告,快和灵这一点可能做到吗?”

    吴小正的理由又让杨贵平无力反驳。

    就以供销公司为例,能管它的婆婆就有国资办、企业办,再加上管人事的组织部门、劳动部门,管它的婆婆实在是太多。

    就算出售一个仓库这样的小事,也得又请示又打报告,获批后才能执行,想要做到快和灵,在现有的政策下,确实无异于天方夜谭。

    “依你看,那湘水县的这盘棋该怎么下?”

    “按照未来的发展趋势,国企的改革只有三条路走,一是下岗分流减负担,二是关门倒闭甩包袱,三是改制换婆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