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满满的回忆 (第2/3页)
流气息。
衬衫领结,套粉色浴袍,看起来骚潮骚潮。
红酒、高脚杯、餐巾、刀叉,一样不落。
用的也是高级词汇,“用餐”、“更衣”、“下榻”……
这看起来确实很装逼,可真的很贴近生活。
随着经济的发展,那些腰包开始鼓起来的老百姓,确实在追赶潮流、学习高雅。
就好比李伟,之前是个穿厂服穿圆领T恤的社会小青年,现在却成天西装革履的,就很有小品里面的这种味道。
接地气的节目还远不止这一个。
又好比说牛群和冯巩的小品《拍卖》。
这个高级黑的节目,黑的是一众名人,而且还黑得很有水平。
关于这一点,看看那些拍卖品就知道:赵本山的帽子、施拉普纳的白头发、巩俐骑过的小毛驴……
这些都是这个年代最有名的人,冯巩却在拿他们逗乐子。
“赵本山帽子的价值就在于,买回来二十多年了就没洗过。”
“放心吧,白头发我们就留了一根,因为您脑袋上也不富裕。”
“巩俐是我奶奶。”
……
不过整台春晚,让吴小正印象最深的却是三个唱歌节目。
之所以印象深,一个是歌本身。
吴小正记得,在这一年的春节过后,有三首歌立即就在校园流行起来了,人人都在传唱。
一首就是梁雁翎的《像雾像雨又像风》。
他这才知道,原来这首歌就是在这次春晚进入大陆观众耳中的。
另一首叫《众人划桨开大船》。
“一支竹篙耶,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
这首歌的歌词,吴小正到现在还记得。
他还记得,在开学后的第一节音乐课,音乐老师最先在课堂上教的就是这首励志歌曲,然后很快就在学校流传开来。
最后一首就更牛了,毛宁的《涛声依旧》。
若问93年那首歌最红,《涛声依旧》当红不让。
也正是因为这一首歌,让全国人民都认识了时年24岁的毛宁,并称之为围巾王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