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谋划民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章 谋划民团 (第2/3页)



    陆守荣听的很认真,不时连连点头,脸上不时泛起喜色,半是看到商机的喜悦,半是对儿子眼光独到的赞赏和欣慰。

    “还有一部分,我希望父亲能够投在重庆置业办厂。”

    陆文青顿了顿,组织了下语言,继续开口道。

    “重庆。。为何不是武汉?”

    陆守荣脸上的表情有些诧异,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心中很是疑惑。川路崎岖,重庆偏远,在那里办厂有什么商机?若不是有陆文青之前关于美国股票的言论珠玉在前,陆守荣绝对会对重庆办厂的建议嗤之以鼻,不过现在他想听儿子好好说说。

    “重庆虽然偏远,偏远有偏远的好处,一旦中日全面开战,华北沦陷已是必然,江南也守不住,至于武汉能不能守住,要看战争具体怎么打,但即使能守住,城区和工厂也难逃日军舰炮和飞机的轰炸,因此重庆和四川就成了全国抗战的大后方,到时候大批工厂和政府部门都将西迁入川,父亲可趁此时在四川置办房产和工厂,占取先机。”

    陆文青将父亲的茶水添满,又给自己添上一杯,然后开口说道。

    “能取得先机固然好,但四川军阀连年混战,苛捐杂税名目众多,咱们陆家在四川又没有什么助力,想要办厂怕是不易。”

    陆守荣皱着眉头开口道,他同意儿子的判断,但是四川军阀混战多年,有些地方的税甚至收到了民国八十多年,没有足够背景又带大批钱粮入川无异于羊入虎口,因此对儿子的这一建议不大看好。

    “父亲考虑的是,是我想的简单了。。”陆文青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还是陆守荣考虑的周到,以民国军阀的一贯的秉性,不先刮个两三层皮下去是不会安安稳稳让自己的工厂建起来的,即使工厂建好了也难免日后有人看着眼红来巧取豪夺。

    “如果建厂不太容易,在重庆置办些房产也是不错的。下关、和观音桥一带都不错,现在先低价买些房子,等到大批军政商人入川之后,房价必然大涨,父亲到时候便可加价销售,利润必然不菲,还可以趁机结识一些军政要员,为建厂置业建立人脉。”

    陆文青略一思索,又提出了一条新的想法。

    “这条倒是可行。。”陆守荣点点头,看向儿子的目光已经由欣喜变得有些震惊了。

    不仅是眼光独到,而且头脑清晰,提出的每条对策可行性都极高,往日里自己儿子虽然有些才能,但最多也就是谨慎守城罢了,这样的时局分析和判断能力,陆守荣在自己儿子身上从未看到过!

    难道是自己已经老了,跟不上年轻人的思维了?

    陆守荣此刻心中除了震惊,还有对自己能力的怀疑。

    “除了在城里买房,还可以在城外买些别墅,重庆一旦成为后方基地,也免不了遭受日军轰炸,父亲可以在南岸一带买上几个小山庄,然后再卖给内迁过去的那些军政大员,到时候必然抢手。。。呃,父亲?”

    陆文青正说着,突然感觉气氛有些安静,抬头一看才发现自己老爹正呆呆的看着自己有些出神,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心中暗想自己是不是说的太多引起怀疑了。

    “父亲?”

    陆文青心中有鬼,不敢和陆守荣对视,将手在陆守荣面前晃了晃,小声的问道。

    “啊?。。刚才说到哪儿了,你继续说。。”

    陆守荣回过神来,收回心中的感慨,示意儿子继续往下说。他还想看看儿子到底能有多少本事是自己不知道的。

    “第三笔部分钱,我想自己支取一部分,数额大致在四十万到六十万之间,具体多少还要看时局的发展。剩余的部分用于则留在家里备用。”

    陆文青却没敢继续往下再说,转而开始说起第三部分钱的用法。

    “嗯?你用那么多钱干什么?”

    陆守荣略带诧异的问道。

    倒不是心疼这笔钱,四五十万虽然不是小数目,但陆家财力丰厚,即便眼下会折损不少,但如果陆文青说的这几条商路能够走通,陆家的财力在不久的将来说不定还会迎来新的突破,相比之下这四五十万就更算不上什么了。

    陆守荣更想知道儿子为什么要独自自取这四五十万,毕竟陆文青已经展现了足够让自己信服的才能,如果陆文青想做什么事,陆守荣绝对会不遗余力的支持自己儿子,根本用不着特地划出一笔钱来独自支取。

    “我想建民团!”

    陆文青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建民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