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话剧与政训 (第3/3页)
的一些规定和制度。
这件事陆文青很早就想建立,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人手来推行,现在有了这批青年学生,他总算可以着手推动了。
陆文青想制度的核心有三个,一个是连务公开制度。现在民团里是两千人共用一个炊事排,但这只是权宜之计,以后肯定要在连一级别成立炊事班,以保障各个连能单独行动。这就需要陆文青提前把制度给订好,毕竟这个时代吃空饷和喝兵血的事情简直比比皆是,陆文青虽然信任这些青年学生们,但防范于未然总是好的,毕竟法治还是强于人治的。
除了连务公开,还有急需建立的就是奖惩制度,全团分班以后,训练量很快就会迎来一个大的提升,为了保证训练的积极性,陆文青也急需把奖惩制度给确立下来,以改变目前奖励全靠口头,惩戒全靠体罚的尴尬现状,让积极训练的得到奖赏,消极训练的受到惩罚,以提高全团的训练积极性,同时建立自己的权威。这个制度比较好确立,因为孙桐萱向来就是以赏罚分明而著称,陆文青直接从刁学武那里把二十师的战训奖惩制度抄了个全套,只是把个人受罚改成了一人犯错全班受罚,剩下的连名字都没变就确定了下来。
最后一个制度是陆文青最头疼的一件事,作为一个后世来客,陆文青知道党的战斗力提升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士兵思想工作的优秀,由于有着一大批优秀的政工人员,使得党能够迅速改变士兵的思想状态,充分调动战士们的积极性,把支部建立在连上更是党的治军方略之本,陆文青有心效仿这一策略,在全团建立政训制度,但找谁来干呢?
陆文青一时之间犯了难,这群学生里面他熟悉的也就伍南生和林秋两人。
但伍南生的性子不合适,他更适合干个连长或者营长,而林秋心思缜密,性情温和,本是最适合干这项工作的人选,但可惜她是个女的。。
陆文青想了想,决定还是先暂时只启动前两项制度,政训制度暂时搁一搁,等找到合适人选再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