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分析(求订阅) (第2/3页)
在竞争中首先就处于绝对的发行优势。另外,我们和独立电影公司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掌握的资金和可调配的资源。”
“我们可以为一部电影开出上千万的成本费用,独立制片公司敢吗?我们可以把电影轻易的发行到外阜市场,独立制片公司可以吗?”
“上千万港币的制作费用?阿然,你在开玩笑吧?这么大的投资怎么收回成本。”邵逸夫闻言,猛然坐正身体,瞪大双眼说道。
邹文怀虽然没有开腔,但是眼里的震惊和疑问无疑说明他也不赞同江然的说法。
江然闻言微微一笑,接着说道:“六叔,这么大的投资,只靠在香港的市场,收回投资当然困难,但是我们有亚洲市场。而这不正是我们对独立制片公司的优势所在吗?”
“而且,投资大,就意味着我们的电影可以有更多的大场面,这对于我们在香港和亚洲的竞争将会更有利。当然了投资大,也就意味着风险大,所以我们要管控分担风险。”
江然说道这里,饶有深意的看了两人一眼,“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合作,在资金上共担风险,在利润上面也共同分享。”
这是江然早就有的一个想法,香港的电影,要想增加竞争力,加大制作成本必不可少,这同时也避免了一部分小公司的跟风,毕竟一千万制作的电影与一百万的跟风电影是没有可比性的。
江然的话让邵逸夫和邹文怀沉默了,现在的香港电影几家大公司基本都是自产自销模式,只有他们投资别人的电影,还没有别人插手他们电影的先例。
而这其中邵氏电影更是自产自销的典范,邵六叔也是凭借这种模式把邵氏电影公司带成了香港电影的霸主。
可惜的是,时代不同,这种模式渐渐失去了活力。
江然看见两人低头沉思,微微有些着急,接着又说道:“六叔、怀叔,你们都是老电影人了,应该知道现在香港电影市场繁荣,这就意味着制作成本逐步增加将不可避免,而我们几家大公司要是提前迈进大片时代的话,绝对会给我们今后的发展提前打下坚实的基础的。”
最终,江然的这个提议并没有得到邵逸夫和邹文怀的同意,只是表示回去后会好好考虑,在拒绝江然这个提议的同时,却又与江然在口头达成了在亚洲、北美等外阜市场上的合作意向。
江然对于这个结果不太满意,但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作为一家公司来说,在目前还有相当盈利空间的前提下,主动增加成本,加大投资风险,确实是不太明智的行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