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一章 高瞻远瞩,不服不行 (第2/3页)
林董,我去去就来。”秘书小周连忙应道。
“林董,您这是?”黎小林疑惑的道。
“先别急,待小周把地图拿来我在慢慢跟你讲。”林诚摆摆手道。
大约过了个三五分钟,小周便把华北地区的地图取过来了。
林诚把地图在办公桌展开,斟酌了番言辞,说道:“和大福地产全国范围内攻城略地不同,京辉公司里带了个‘京’字,当时我出资让谢文辉成立京辉公司,本意就是奔着京城房地产市场来的。”
黎小林听到这话顿时急了,他担任的是京辉公司总经理,自然希望京辉公司后来居上,超越大福地产,成为林氏集团旗下乃至全国第一的地产公司。
可如今听林诚话里的意思,却是有意将京辉公司限定在京城地区,而大福地产仍然代表林氏集团在全国攻城略地。
长此以往,大福地产会成为全国闻名的地产公司,而京辉地产却只能成为地区性质的地产公司,两者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京辉再也没有追赶的任何希望。
他连忙道:“林董,我不同意您的看法,虽然京辉公司带着京字头,可真没必要把京辉公司限制在京城,京辉公司一样可以在全国攻城略地,表现绝对不会比大福地产差的。”
林诚摆摆手道:“稍安勿躁,你先听我说完。就以香江来说,香江不过是弹丸之地,可香江十大富豪十个有九个便是地产大亨,为何如此?皆因香江地价昂贵而已。
以京城的发展速度,再加上京城是国家首都,资源极度集中,未来京城的地价比起香江绝对不遑多让。
京城还比香江大十倍,如果京辉公司一直保持京城地产业南部湾的地位,其发展潜力并不比大福地产差多少。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京城还是一个破落的古城,城区面积只有62.5平方千米,只囊括在如今的二环之内,市区人口不到21万。
可现在呢,四年前京城就已经把三环建设起来了,环内城区面积扩大到240平方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