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5章 全民改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95章 全民改错 (第2/3页)

丁龙道:“独生子这种寂寞啊,我小时候没什么感觉,不过越长大越孤单。

    同学也好,同事也罢,不管关系多么铁,我们极大多数慢慢都会少了联系,而兄弟姐妹,即便远隔重洋,也血脉相连时刻挂牵。”

    马强道:“左膀右臂啊,没有个亲兄弟姐妹就是断了个臂膀,同学再好朋友再铁,也无法弥补这个空缺。”

    ……

    寝室的几位独生子都眼巴巴地陷入了渴望之中,就是父母这年龄……

    李凡道:“年龄不是问题,我们节目中的杨娜杨菡姐妹,相差30岁!那阿姨51岁生的二胎。”

    “太牛啦!”

    李凡道:“那大爷当时都62岁了!”

    丁龙道:“是不是乱辈了?”

    李凡:“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各位家里的爸爸妈妈是有希望的,加油吧!”

    别说,王川还真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半认真半开玩笑地提出了自己热切的想法。

    结果他妈道:“生下来你养啊?二胎开放了,可现在这教育成本,谁家能承担起两个子女?”

    王川拍着胸脯道:“我养就我养咯,不要小瞧我们京大的学生!”

    王妈:“考上京大就了不起了?有种你不靠家里在市中心买一个三室一厅的房子啊?”

    王川扎心了……

    李凡笑笑后,便离开了寝室,直奔食堂打饭。

    京大食堂的饭菜不错,李凡决定打包拿家里去。

    李妈搬家了,她在京师大幼儿园附近租了个房子,这样也有利于每天接送闺女上下学。

    李爸依旧在春城处理一些琐事,也会在近期来京,至于老两口要做点儿什么生意呢,他们还没有太成熟的打算,但基本会在京师大幼儿园附近扎根了,于是,李凡买下的顾亚婷小区的门市房也就没了用武之地。

    不过,就权当投资了。

    今天搬了新家,李妈估计正在家里收拾房子,李凡于是便来到了食堂打饭。

    “阿姨,地三鲜、香辣肉丝、肉炒木耳,对了,再给我来碗鸡蛋柿子汤,打包!”

    李凡提了提打包好的食品袋,惊讶地道:“这么重?”

    “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点儿!”

    李凡惭愧,“我还长什么身体了,都快20的人了!”

    阿姨尴尬地一笑:“小果冻得长啊!”

    好吧,自作多情了。

    李凡回家的路上,一些认出他的路人和他热情地搭讪:

    “李凡,妹妹真可爱!”

    “小果冻呢,李老师?”

    ……

    甚至在等红绿灯的时候,有司机摇下车窗道:“李老师,我奶奶和女儿都特爱看《淘气宝宝》,咱们果冻太萌啦!”

    李凡笑了笑,自己真失宠了。

    京城太过拥挤,红灯红个不停,李凡趁机接了个电话,是著名导演张导打来的,说最近打算拍一部电影,问能不能让果冻参演,李凡婉言谢绝。

    关于果冻的未来,李凡的想法渐渐清晰起来,简要地说就是不设定未来,走一步看一步。

    等《淘气宝宝》的热度过去之后,细心观察节目对果冻产生的影响。

    这个无疑会有双重影响的,有积极的一面也会有消极的地方。

    李凡决定权衡利弊后再做下一步培养计划。

    如果利大于弊,并且“弊”可以修正,那么果冻以后做个小歌星小影星也问题。

    如果在进入娱乐圈中而产生了无法解决的不良苗头,那么就修正果冻的人生方向。

    果冻的未来需要慢慢地有耐心地培养。

    谁也不能全然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也无法断定童星之路对孩子是否利大于弊。

    毕竟,华国有3亿多未成年人,可童星才几人?而以成年人的眼光去判定我们未曾经历过的人生经历,那是“自以为”。

    李凡决定尝试着看,如果以后苗头不对,那咱就把果冻重新塞回教室,咱们有这能力啊!

    今天是周日,这周周二,新江卫视播出的《西方历史浅谈》中,李凡关于马可波罗的质疑引起了观众们的大讨论。

    并且,香肠和瓷砖厂家都不干了,纷纷声明那是李凡一家之言。

    网友们也有不少人坚定地认为马可波罗来过华国,或者在一些人的情感里,他必须来过华国,仅仅因为他在书中描绘出了一个辉煌的华国。

    就像很多人觉得华佗必须存在且具有神奇的医学力量,李白必须出生在国内,出生在吉尔吉斯斯坦的碎叶城是绝对不允许!

    这是什么心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