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六十四章 舟涉江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六十四章 舟涉江湖 (第3/3页)

与江兄、王兄一同出门游学,亲眼见见大明的大好河山去。”

    游学之事由来已久。

    南宋的巩丰道:一日远游学,如舟涉江湖。

    先秦时期,孔子首先开了游学之风。当年孔子周游诸侯国长达十四年之久,一生走遍了卫、陈、鲁、宋、郑、蔡、楚诸国。

    不止是孔子,在那个时代,所谓的百家争鸣,各个名字里带着个“子”的先贤们,无一不是游学的先驱者。

    这便是游学的兴起之源了,古代学子在科举取士确立以后,大多是为了功名前程而离乡远行,遍访名师。如韩愈、柳宗元、苏轼、王安石等“唐宋八大家”,均有丰富的远游经历。

    当然了,也有少数人,为了游,而游,这也并不少见。

    总之,古往今来,无数的读书人在取得一定功名以后,纷纷结伴或是独自,乘上轻舟一片,顺流而下,游历大江南北。

    人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游学二字,不在于单纯的“游”也不在于单纯的“学。”在游学期间,可以到访各地,游览名山大川,也可以拜访在野儒者,互相交流学习。

    像是王陆安他们这个年纪,早就已经来不及了,况且,这等时候,他们更注重的是科举是否顺利,也无暇去游学。

    只有沈康他们,年纪尚浅,还有的是时间的去增进见闻,这就是年纪小的好处啊。

    听说他要去游学,众人纷纷露出羡慕的目光。

    宋渊啧舌道:“哎,当真潇洒啊。”

    沈康笑道:“游历天下哪来的那么潇洒,自有许多无人知晓的苦楚的。比方说行走路途不对,夜里没能赶到城中,等等,这不就得风餐露宿了么?”

    张阁笑道:“能有此经历,对于你们都有好处,愿你们前路坦荡。”

    沈康拱手回道:“也祝诸位兄长早日登科,金榜题名!”

    “与君共勉!”

    众人气势恢宏,将年轻的热血与未来的憧憬,洒落林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