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章:依山观澜 (第2/3页)
倭国缺什么,就去卖什么,反正现在倭国内部一片兵荒马乱,加上他们国内胡乱开采银矿,导致现在倭国白银成灾,有银子却买不到东西了,因为战争是最耽误一个国家发展的,百姓们都去打仗了,自然没人生产,没人生产,哪还有东西可买,李浩就要趁着这个时候,将倭国的白银都给坑过来,在他眼中,倭国的银矿都是自己的,那群倭国人,只不过是他的廉价劳力而已。
陆云遵循了李浩的意志,带着船队去泉州港收购物资,这些物资,李浩早就发飞鸽传书给龙四海,让龙四海准备好了,作为泉州的地头蛇,龙四海这点办事能力还是有的,陆云去了那里直接装上物资就走,去流求装载粮食。
这大半年来,琼南和流求的粮食已经收获两季了,眼下琼南和流求人口暴增,田地自然也是飞速增长,琼南现在农田有将近三十万亩,流求则少一些,只有二十多万亩,加起来总共五十多万亩田,每一季收割,都会有一百多万石大米,两季就是三百万石大米,没办法,谁让贞观水稻的产量如此之高呢,这样的产量,绝对是以前水稻的八倍至十倍了,而流求和琼南的百姓加起来才三十多万人,眼下地里的稻子又快收割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流求和琼南的粮食已经多成患了,再不外销就等着发霉吧。
陆云的船队运走了三十万石大米后,直接开往倭国,现在他很期待,这一次去倭国,能坑回多少白银。
陆云的船队离开后,李浩又派一支船队装载三十万石大米,运往泉州,将流求和琼南多余的大米销往岭南和江南,岭南和江南去年遭遇大水灾,今年还未缓过劲来,粮食在那边很好卖,他已陆续往岭南道卖了五十万石大米了,不过似乎还不够,而销售大米的事情,则交给龙四海,现在的龙四海,势力已经开始往泉州之外拓展,往北延伸,快要进入江南道地界了,赚钱赚到手软,他也真正认识到,琼南王是多么的厉害,他只是帮琼南王打打杂,就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可见琼南王赚了多少钱。
说到钱,李浩还真没怎么仔细算过自己现在有多少钱,不过他现在可以很自信地说一句,自己是大唐首富了,即便是那些门阀士族,也无法与他相比,那群人眼光短浅,而自己拥有的,是一个源源不断生钱的商业帝国,二者没有可比性。
今年那群门阀士族们又在李浩的银行里存款了,而且比去年还多,所有门阀们的存款加起来竟有一千五百万贯,门阀士族们的行为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大唐许多富商也纷纷跟风,往李浩的银行存钱,今年还未到年底,银行的总存款已经达到了三千八百万贯,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大唐虽然强盛,虽然有钱,但钱从未掌握在百姓们的手中,而是被富商和门阀士族们控制了经济命脉,这十分危险。
门阀士族和富商们存款全都存的是十年定期,因为只有十年定期的利率最高,这样一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