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叶知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章 叶知县 (第2/3页)

恭毕敬的站在门口,范富学上下打量了几眼,神情甚是不忿,眼中流露出来的鄙夷、失落等情绪被李克青尽收眼底,李克青心里明白这书吏瞧见自己的这身行头,定是觉得没有什么油水可捞,有些失望。

    清代串票又叫截票,一式二联,一联作为纳户的完纳凭证,一联作为政府收纳的会计凭证。办理时,书吏会接过银钱,按照“正项”地丁的数额,称量准确,用纸包好,写上“正项”字样,当着花户的面投入银柜,然后再按杂项数额,称量准确,用纸包好,写上“杂项”字样投入银柜。花户还要按照当地的惯例交给收银书吏相当于现代手续费性质的“陋规”银子,习惯上都称“小包”,这种称为“小包”的“陋规”银对俸禄不高的衙门书吏吸引力很大,也是封建王朝调动书吏卖力工作的重要激励手段。

    眼见来人一身衣衫篓缕,没什么油水可捞,范富学有些不耐烦道:“县里早就曾发文,丁银杂税一律由保甲、乡绅催收,你怎么还跑到县里来自投啊!老爷我这里公务繁忙,尔等自回乡里缴税于保正便是。”

    话音刚落,还不等李克青回话,便要关门送客。

    还没说明来意就又要被驱走,李克青不免有些气愤,拉住门环,坦然道:“请问这位官爷,你说县里曾发文,人丁一律向保正、乡绅缴税,敢问当今朝廷有无明文规定,不许百姓‘自投封柜’,若有,草民自当回去向保正缴税,若无,则草民一定要‘自投封柜’!”

    李克青的话说的斩钉截铁,无半分破绽,朝廷也确实不禁百姓“自投封柜”,让乡绅,保正去催科只是地方惯例,范富学也无话可说,见李克青拉住门环不放,便呵斥道:“你这刁民,真不知好歹,朝廷的事也是你这等无知百姓能胡乱评议的,本县自有本县的法度,尔等依令行事便是。”

    见李克青还硬杵在门口不走,范富学不由有些恼怒,正待发作,手里突然多了几吊铜钱,正是李克青不得已将剩余的铜钱全部塞到其手中,虽然心里万分疼惜大哥大嫂的血汗钱,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为了弄清串票的事情,李克青也只好挥泪洒铜钱啦!

    掂量了一下手中铜钱的分量,又看了看李克青,虽然“小包”不多,可有总比没有强,范富学面色渐渐缓和起来:“好吧!看在你还挺懂礼数的份上,你的税就在我这里缴吧!不过仅此一次,往后还是得按县里的规矩来!”

    “多谢大人,草民‘自投封柜’也就这一回而已,以后定然不会再来搅扰大人。”

    范富学松了口,李克青自然是满心欢喜,跟着范富学进到户房里面后,李克青便将自己带来的串票交给了范富学,范富学接过串票,然后就在房中的书架上找起了相应的存条,找了好一会儿,才在一堆落满灰尘的书架上找到了对应的那份。

    范富学拿起手里的两份串票兑了兑,正欲办理征纳手续,可陡然间,脸色却变了变,疑问道:“你真的叫李克青,刘湾村青龙山人士?这串票是你本人所持有?”

    范富学的表情一分不差的落到李克青眼中,李克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