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八章 舍生取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八十八章 舍生取义 (第3/3页)

,可只有在师兄的眼中,我才变成了美丽的萤火虫。那晚,漫天的萤火,纷飞着,萦绕着。师兄啊,你知道么,那是我人生中最美好、最幸福的时光。”

    “如果能回到那个时候,我愿意付出一切代价!”

    “上天啊,如果要惩罚我,为什么不杀了我啊?!为什么!为什么啊!”

    “呜呜……让我师兄醒过来吧!醒过来吧!只要能让师兄醒过来,让我做什么都可以……”

    “师兄……”

    “师兄……”

    翻滚的河水依然经流不息,从不会因为任何人而停下脚步。就如同时间的流逝,永恒而没有尽头。然而,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人们在短暂的旅途中,寻找、探索、追求着生命的答案,当生命之火熄灭的时候,人们将毕生所得的答案葬入广袤的厚土,期待着在这片无垠的土地上生长出新的希望。

    有人的答案是功名利禄,有人的答案是国家天下;有的人终于报仇雪恨,也有的人拥享天伦之乐。

    或许,生命的答案本没有对错之分,有的只是对意义的求索。

    眼泪如同锋利的刀刃,一刀一刀割裂着萧摄的心,他从未感受过如此剧烈的心痛。

    转眼,夕阳西下,他已经一动不动的怀抱着公皙然整整一个时辰了,他不知该何去何从,甚至不知道明天的朝阳是否会再次升起。

    “师兄。”萧摄脸上挂着一丝苦笑,“我该去哪里呢?你到底也没再跟我说上一句话。”

    这时,他突然想到,自己离开鸢灵山时,师父曾给过他一枚锦囊。

    生无所求之时,方可打开。

    是啊,不就是现在么?

    师兄不在了,自己又该追求什么呢?

    复仇?杀了姬政?

    可那又有什么意义,不管做什么都无法换回师兄的生命了。

    算了,还是看看师父如何教诲吧。

    萧摄从怀里摸出那枚浸湿的锦囊,用牙齿咬断了上面的缝线。

    即将揭开锦囊,可是他的内心竟没有一丝波澜,他轻轻捏住锦囊的边缘,缓缓将其打开。

    只见锦囊上只写了一个字——“生”。

    残阳如血,暗红的日辉中,萧摄背起公皙然,渐渐消失在远方。

    姬政和众多骑兵被大水冲至下游,虽然没有损伤,但水流摧毁了追击的道路,姬政无奈,只能带领青门等人暂时退回姑苏城。

    张循激战半晌,终因寡不敌众,无力抵抗。他见檀关既毁,便率领残兵败卒向西边奔逃而去。此后,张循一直试图探寻公皙然的下落,却始终杳无音信。

    太子友和伯嚭等人虽一时脱险,但越国人也不肯放弃,随后,越国人绕过檀关封锁了北面的所有要道,继续搜索太子友。

    太子友和伯嚭只能在乡野之中四处躲藏,有一次,越国的一支搜索小队发现了太子友,好在太子友身边尚有几名武功高强之人,一番厮杀之后,越国小队被全歼。为了避免被越国人发现,太子友等人换上了越国人的衣服,继续在乡野中东躲西藏。

    众人来到一处荒弃的村落,便在这里落下脚来,凭借着越国人的装扮,太子友等人数次躲过了越国人的搜查。

    这样过了将近一个月,一天夜里,太子友正在一间草屋里休息,突然他听到外面人声喧闹,马蹄不安。这声音与以往的搜查大不相同,精神紧绷的太子友急忙唤醒伯嚭等人,准备逃出荒村。

    众人趁着夜色慌忙奔逃,然而没逃出几步他们就被发现了,大队人马立即追杀而来。就在绝望之际,太子友竟然在火光中看到了飘扬的“吴”字旗帜。

    太子友顿时兴奋至极,他向着那队人马高喊着:“是我!我是吴国太子!”

    然而,话音刚落,一支利箭却直奔太子友心口射来,只听噗嗤一声,利箭直插心脏,太子友摇晃了几步之后,硬直向后倾倒在地面上。

    原来,吴王所带领的吴国大军经过一个月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了姑苏北部,这队人马是大军的先头部队。他们见到太子友等人身穿越国军服,以为是越国人的侦查小队,于是怒由心生,不由分说便放箭射杀,可没想到的是,第一箭就葬送了太子友的性命。

    当吴王闻讯赶来时,只看到了太子友早已冰冷僵硬的尸体。

    吴王悲愤至极,立即集合部队,连夜向姑苏城发起进攻,然而大军长途跋涉而来,早已疲惫不堪,这轮攻击被城中的越国守军轻易瓦解。

    次日,吴王再次组织攻城,然而仍旧没有效果。

    几次下来,吴军损失惨重,吴王自知继续强攻恐怕会自取灭亡,便命令伯嚭携带大量财物赶去会稽城向越王求和。

    越王和范蠡商议之后,认为短时间内还无法彻底灭亡吴国,便同意了伯嚭的请求,遂命令姬政撤离姑苏。

    经此一战,刚刚成为华夏霸主的吴国国力大伤,一落千丈,再也无法恢复元气。越王撕毁了十年前与吴国订立的附属协约,正式向吴国宣战。从此,越国一鸣惊人,天下诸侯,再无胆敢小觑之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