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的人才 (第2/3页)
无顾忌地大批上马,那是万万不行的!一是农家乐市场体量不大,发展起来还需要时间;二来各村农民素质不一,无法统一管理,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诸如此类的官面文章,吴涛肚子里不知凡几。
前世在邮政局坐办公室,没少接触此类形式的公文。怎么说都对,而且还挑不出毛病。
有心人觉得有几分道理,无心之人觉得这简直就是废话。
安定国眉头舒展开来,显然他是觉得有几分道理的。这也是他从撮合市电视台宣传,到统一论证农家乐模式这段期间,所分析出的有效结论。
“那你觉得,如果在每个村,搞一个别具特色的农家乐,是否可行?”
问出这个问题,安定国是满怀期待的。然而吴涛依然无情地摇了摇头。
“为什么?”
“仍然是农家乐市场体量问题!北江作为个农业大市,工业基础太过薄弱,工业人口占据少数。这部分人口的旅游需求和消费能力,无法形成足够的购买力。而农家乐旅游,只是整个旅游消费市场的一小部分,没有足够的市场支撑,只会造成内耗竞争,毫无裨益!”
安定国不由倒吸一口冷气,这个回答实在是一针见血。
如此深刻的分析,竟然是出自一个中学生之口?
安定国惊愕之余,顿时放弃了大规模发展农家乐的构想,既然只适合发展一两家,就没必要由他操心了。
“那依你的看法,北江市,尤其是宾湖区,应该怎么着手发展,才能最贴近实情?”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更加简单了。
吴涛二话不说,脱口而出:“招商引资!”
顿了顿,又想到下一步的打算,于是补充道:“同时对本地企业进行大力扶持,就算戴上地方保护主义的帽子,也在所不惜。”
与此同时,书房里的谈话也接近了尾声。
在顾飞天花乱坠的述说中,加上安蓉有声有色的补充,顾瑾似乎看到了一个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商业精英。
而这人竟然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
这让她实在有些接受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