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章 无题(求收藏求推荐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四章 无题(求收藏求推荐票) (第2/3页)

一千多年科举之中最为耀眼的一届学子——苏轼、苏辙、张载、程颢、程颐、曾巩、曾布、吕惠卿、章惇、王韶。

    这十人便是奠定了大宋文化与文明的嘉佑十子!而这十人便都是欧阳修于嘉佑二年主考时录取的!

    可惜,崖山之后再无中华……

    辛羸收起那些复杂的情绪,微微一笑:“族长让我准备两年后的科考,而且,我也并没有参加乡试,自然没资格参加三月初十的省试,就更别说之后的会试了……”

    大宋科举基本上还是沿袭了唐朝时候的模样,分为乡试、省试、会试,依然设有进士科、明经科、九经、五经、三史等科目,不像后来的明清,直接将明经科等全部废除,只剩下了进士科。

    “那制科呢?制科不受三试影响,前年大苏小苏两位学士便参与了制科考试,尤其大苏学士可是入了第三等,为‘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实为我辈楷模!”

    辛羸有些无语,时间是个多么恐怖的东西啊,年少时事事推崇苏东坡的沈括,可会知晓,再过十多二十年,就是他自己把苏东坡往死里面整的?

    而且,这所谓的制科就是个玩笑好不好?

    老年的苏东坡被贬到黄州的时候,就曾经自嘲:“当年应制科考试,成绩甚优,于是飘飘然自以为真的可以‘直言极谏’了,殊不知谏一回灭一回,如今灭到黄州凉快来了……”

    “暂时没有这个打算,等明年再说,至于今年,家中事太过繁琐,必须处理一番,倒是存中兄,你是考进士科,还是明经科?!”

    所谓进士科大约就相当于后世的文科生了,而明经科是约等于技术人才的,沈括这个未来的大科学家,应该是明经科吧?可是,北宋这时代,明经科的前途其实并不好……

    后来能混到三司使的沈括,难道是从艰难无比的明经科杀出去的?!

    沈括闻言却是笑了,笑得有些尴尬:“自是进士科,虽然括的确喜爱明经科,可为前途计,只能考进士科了。”

    对此,辛羸也不多说,只是笑了笑,道:“存中兄加油!”

    说完这句话,辛羸就尴尬了,加油这个词儿……真特么尴尬!

    岂料,沈括却没有丝毫意外,而是大笑起来:“恩,与君共勉,十一郎也加油!”

    听到沈括说出加油这个词儿,辛羸无比凌乱,呆滞的看着沈括:“存中兄不觉得‘加油’这个词儿有问题?!”

    沈括微微皱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