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梅院定国计(二合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二章 梅院定国计(二合一) (第2/3页)

宋。

    若是再玩一些,遇到神宗的儿子哲宗,或者哲宗的兄弟徽宗,那么,这种扩张的想法也是断然不行的,因为,哲宗太懦弱,毕竟是少帝,一切由高皇后做主,而徽宗,这就是个被国家大事耽误了的画画儿的,江山什么的,扩张什么的,远远没有他的一幅画重要。

    片刻后,果然就如同辛羸猜想的那般,赵曙呼吸略微有些急促起来:“若按十一郎你所说,这西域都护府,还当真必须得重建不可,只是,这中间涉及到了太多事情啊!”

    微微叹了一口气,赵曙道:“朝中必定有人百般阻挠,便是你恩师欧阳修,也不见得会同意你这向外扩张的想法,毕竟,儒家讲究内王外圣,对外谦和,对内严苛,严于律己,你以为历朝历代以来,为何不管是明君也好,还是昏君也罢,为何都对依附中原的小国如此优待呢?!全都是儒教那群人啊!”

    赵曙摇了摇头,中国虽然不像西方那些国家一般,教权高于皇权,但,不可否认的是,占据主流的儒教,在某些程度上,是一直在通过某种道德制高点来限制皇权的。

    那是从道德上出发的压力,除了敢焚书坑儒的秦始皇,和那个放荡肆意、乾纲独断的隋炀帝,整个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位帝王会不受到儒教的支配。

    便是魏晋年间,在发现汉朝的灭亡,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儒家书生之后,一转儒教独尊,换为道家思想为主流之后,他们依然被那要死不活的儒教给紧紧的限制着!

    此时的赵曙也是如此,儒教对于让整个社会变得有序,对于治理国家的确有益处,但,凡事皆为双刃剑,儒教在利于社会利于社稷的时候,却也同样用他规范社会的那一套道德,阻碍着整个社会的进步!

    可以说,辛羸想要改变大宋的结局,想要改变中国被异族凌辱的结局,他所要对抗的,归根结底,并不是某一个方面的不合理,而是整个雄踞中华五千年的儒教!

    不要以为在宋代的时候儒教没有五千年,严格意义上来说,自从西周趁着商朝攻打东夷灭了商朝之后,儒教就从周礼那一套开始了。

    甚至更早的时候,一切规范与秩序和礼仪,都是儒教的开端!

    辛羸摇头,却又点头:“臣知晓!儒教之理为双刃剑,利弊参半,所以,臣虽然知道儒教的弊端,却也不会想要彻底革除掉儒教!”

    “那当如何?!”赵曙轻声问道。

    “由臣来压制住儒教的弊端,由陛下来弘扬儒教对于江山社稷的益处!”辛羸缓缓开口:“臣将站在影子里面,做一切臣该做的!”

    也就是他赵曙来唱红脸,辛羸来唱白脸,搭台演戏,将儒教驱使到真正需要的地方去!

    “这……”赵曙微微有些犹豫,若是打压儒教,势必要得罪天下文人中的大多数,如此一来,一旦某一日辛羸失势,怕是会不得好死啊!

    想到这儿,赵曙莫名的一阵感动,影卫军,果然才是大宋真正的肱骨心腹!

    但随后转念一想:影卫军的指挥使有那么容易失势?!除非他赵曙死得太早,否则,影卫军指挥使,是不能无故更换的!

    可问题又来了,他年纪比之辛羸大了十余岁啊,若是他死在前边,辛羸被迫斜下影卫军指挥使一职……

    微微一叹,反正还很遥远,大不了,等他临终的时候,交代接替自己为皇帝的儿子,留着辛羸的职位,直到辛羸也寿终正寝为止。

    想到这儿,赵曙缓缓松了一口气,看向辛羸点了点头,却是开口道:“可,但是,辛十一你终究资历不够,且西域都护府重建之事,也需要多加准备,因此,此事过后,朕许你在西域建立一切所需,先准备着,而你,还是好好准备科举吧,待你中了进士,朕会让你先去历练一番,而后,封你为相,只有如此,你才真正压得住儒教那些书生!”

    儒教、儒家。也是如同道教、道家一样,有着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