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六章 今夜有大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六章 今夜有大事 (第2/3页)

徐国公府后仍然有些意外。

    新皇登大位以后,他便被升至太子太傅,可谓位高权重。但是深夜被皇上诏见,此时却是头一回。

    在皇宫门外遇着胞弟徐增寿,这更让徐辉祖意外。心存疑虑地随宦人至皇上寝殿外后,徐辉祖意外得甚至说不出话来,因为皇上近侍和术竟然将其二人直接带进殿内。

    作为朝中重臣,徐辉祖自然知道能够进入皇上寝殿的大臣只有两人,一是黄子澄,二是李景隆。

    而进入寝殿后,徐辉祖再度意外,殿内除了皇上和黄、李二人,还有兵部尚书齐泰、附马王宁,以及新近调至京师的翰林侍讲方孝孺老先生。

    徐辉祖心中笃定,今夜必有大事。

    朱允炆示意徐辉祖、徐增寿二人免礼,说道:“众卿均是朝中重臣,今夜诏至此,却是有一事不得不议。议事则重于一个议字,众卿可畅所欲言,勿拘于礼制。”

    众人齐应。

    朱允炆看向李景隆,微微点头。李景隆环视一番,沉声道:“燕王要反!”

    众人默然。

    黄子澄、齐泰被李景隆相约进宫,自然已知此事,且不必多说。王宁、方孝孺和徐辉祖兄弟却各有心事。

    方孝孺满腹经纶,惜举试不中,一直于汉中授学,在民间颇有名望。朱允炆登帝位后破格录用,调升韩林侍讲。其虽不如黄、齐那般对朱允炆削藩的志向有着深入了解,但却知道有人造反则必然对皇上不利,不禁隐隐着急。

    王宁是附马,更掌后军都督府事,听说燕王要反,立即想着此事必然与自己有着莫大关系,而那燕王又是甚难对付之人,是以暗暗发愁。

    徐辉祖系徐达长子,承徐国公爵,又掌中军都督府事。其人英勇有谋,曾从燕王府抓获阿鲁贴木儿,对燕王束下无方早有成见,不禁义愤填膺。

    徐增寿则与其长兄所想不同,其虽掌前军都督府事,却早已与燕王交通,只是尚未决定站于哪一方,此时便有紧迫感,暗思着南、北两营各自的利弊。

    朱允炆见众人不语,长长叹息一声,道:“我这个叔父当真让我为难,前些日子将他府中的护卫甲士调到关外,实是为他减轻带甲之累,可他却误会我,继而要反我!着实让我心伤啊。”

    黄子澄深知圣意,赶紧说道:“陛下万勿伤心,须得保重龙体。既然燕王不明陛下苦心欲反,陛下当以六师监之。汉之七国不可谓不强,然结果如何?虽同时起兵,终不过自取灭亡而已。”

    齐泰跟上,道:“黄学士所言甚是。陛下对燕王已是仁至义尽,当无顾虑。燕王若反,无异于蚍蜉撼树。”

    徐增寿心下仍自犹豫,于是看向李景隆,迟疑道:“曹国公,燕王与先帝同气,已是位极人臣,其为何要反?可有凭据?”

    李景隆笑道:“左都督,燕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