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三章 我愿领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零三章 我愿领兵 (第2/3页)

满意一笑,道:“煦儿分析有理。按时日算来,杨松等人明日才能抵达,我们便趁他们立足未稳之机发动奇袭。”

    朱高煦抬起头来,眼神有些幽远,道:“父王此计甚好,因为明日正值中秋,南军远离故土,又初来乍到,难免会以酒思乡,若是奇袭,必然成功。”

    道衍见此便不再言语,立即与朱棣等人商议具体事宜。从朱棣收到消息召众将议事,到作下决定并领兵出北平,总共不过三个时辰,实在是神速。

    朱棣亲自领兵,与张玉、谭渊一道率骑三万疾奔涿州、急过白沟河,其间仅仅在娄桑稍作歇息。

    正如朱高煦所言,雄县杨松部九千人马次日在雄县安营。杨松见人困马乏,又正值中秋之夜,便下放酒食。

    入夜,朱棣率部突袭,杨松部军卒醉眼朦胧上阵,结果被全奸。潘忠亦是本日刚在鄚州安营,闻得雄县遇袭便立即领兵救援。朱棣让谭渊于月漾桥设伏,将杨松生擒。

    真定李坚、甯忠惊闻消息后立即领兵五万前往滹沱河抵御,结果亦被朱棣大败。李坚、平安等将以及数万军卒被俘,仅甯忠率三千剩骑逃回真定。

    朱棣临时改变策略,趁胜追击,直逼真定。

    甯忠在城头竖起耿炳文大旗,却是坚守不出。朱棣知道耿炳文极善守城,而自己此番攻真定只是临时之计,并未做足充分攻城准备,便回师北平。

    …………

    耿炳文未战先死的消传回京师,满朝震惊。

    朱允炆又骂人了,这回把自己都骂了,骂他自己是有眼无珠。骂完之后感觉舒服了些,便让众臣推荐大将接替耿炳文。

    群臣战战兢兢,想说不敢说,不说又不行,个个的脸都胀得像猪肝一样。好在最后高魏、卓敬提出了徐辉祖、李景隆二人,群臣才暗自松口气,赶紧说非此二人不可。

    朱允炆认了真,追问大将军到底是徐还是李,总不能一次拜两个大将军。群臣傻了眼,嗫嗫嚅嚅说不出话来。

    朱允炆再怒,将一众大臣斥了出去,只将黄子澄、齐泰、徐辉祖、李景隆、徐增寿等人留下。

    其实朱允炆心中早有人选,当然是有仙遇奇缘的李景隆。但他总感觉李景隆对领兵一事有些推诿,却是不好直接下旨。

    现在留下数人,朱允炆暗自琢磨,想着怎样才能让李景隆心甘情愿地出来领兵平乱。

    正自发愁,却见李景隆上前,道:“禀陛下,臣愿接替长兴侯,北上平乱。”

    徐辉祖极是忠心,亦愿替上分忧。他但知道朱棣的厉害,自己并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