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洗牌(上) (第2/3页)
人于口实。”
朱允炆暗道:“撤他大将军是方学士的意思,可不能让他对我心生误会。”笑道:“景隆一心为公,不必担心他人妄议,我诏与盛庸、陈晖、何福等人,让其在战事难决之时当采你之策。”
李景隆窃喜:“我与盛庸等人毕竟是私交,有这瓜娃子密诏就再好不过。嗯,再加上京师周边吴杰、胡观、滕聚等人,或许又可以在金川门前消灭朱棣……呸呸,我特么心又大了,要不得要不得!还是慎重点……用大隧之策吧!”
朱允炆不知李景隆所想,见其不说话便只道他仍有些顾虑,再道:“景隆啊,战事一开,京师驻军将悉数北调,京师防务便落在直侍十二卫身上。我的意思呢,从即日起,直侍十二卫由你府军前卫总领,如何?”
李景隆暗地一惊。
他领府军前卫指挥使职,便等于掌握了朱允炆的安危;而总领直侍十二卫,则等于是整个京师的安危都在他手中了。
虽然他一直想要拥有这种权力,但这个权力来得太突然,还是让他分不清到底是福还是祸。
毕竟,有权力便有责任,若是京师在朱棣攻来之前出现任何纰漏,他都脱不了干系。
一念及此,他赶紧说道:“陛下,臣惶恐。”
朱允炆笑道:“惶什么恐?我既然相信你,也便相信你有这个能力。”
李景隆道:“臣不得不惶恐,毕竟战事一开,我将关注朱棣的动向,难免会分了心。而京师重地,却是容不得半点闪失。依臣愚见,或许可以再任一人,与臣一道来守护京师。”
朱允炆想了想,点头道:“这倒也是!那你认为谁合适?”
李景隆皱眉沉思,半晌道:“锦衣卫佥事徐景昌可任。”
朱允炆微有意外,道:“徐增寿、徐景昌父子二人素来中庸,虽不致树敌招乱,却也难有作为。景昌的忠心或可不疑,但其能力却未得到证实……”
李景隆道:“陛下放心,我对徐景昌的能力了解颇深,若他领锦衣卫指挥使,我想京师一定无虞。”
朱允炆暗道:“既然让他总领直侍十二卫,他当有举将用人的权力才是。再者,景昌也不是外人……”于是点头道:“如此也好,任徐景昌为锦衣卫指挥使,辅佐于你。”
李景隆大喜,说得片刻又将话题引到朱允炆喜闻乐见的肥皂上来,君臣二人聊得不亦乐乎。
回到六百年望台,李景隆皱眉紧思。
先时在皇宫举荐徐景昌,只是他念头闪过时能够想到的可用之人,随后才反应过来,这竟然是一步妙棋。
对于徐景昌,李景隆自始自终并无多少怀疑,甚至因为徐景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