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另觅去处 (第1/3页)
易十三回头看了一眼,杀心便全然消失,暗道:“做大事者须得隐忍,我又何必与不相关的人过多纠缠?”于是转过身来,满面带笑,道:“请!”
水云间地处蒙元境内,易十三对蒙古人甚为熟悉,所以先前便已认出眼前这二十余名汉子是蒙古人。
他不知道说话的这个蒙古人是谁,但已看出来他应该是这二十余名蒙古人的领头者。
此人正是阿鲁台。
易十三不认识阿鲁台,但也知道他们一行出现在这里,必然不是寻常的蒙古人。思之深、盼之切,他一心想要掌握兵马,听到阿鲁台话中似有话,脑中便立即与兵马联系起来。
若有兵马,管他是静女也好,还是那个剑法古怪的张迪也罢,甚至是李景隆,都不算个事。
前次在鬼谷崖伏击第五安等人,他擅自调动府军前卫一个百户所,且百余名军卒无一生还,李景隆虽然没有责罚,却也没给他好脸色。
易十三知道多半是因为李景隆听说第五安死了,所以才给他一个将功折过的态度。如果以后又知道第五安居然没有死,那还真不确定李景隆会有什么反应。
他不惧怕李景隆,甚至这天底下就没有任何人可以让他惧怕,但他惧怕自己再也得不到领兵的机会。
所以他现在迫切地想要寻找一个可以替代李景隆的去处,但也知道这个去处并不容易找得到。毕竟,这世上的国公并不多,而能够得到皇上那样信任的国公更是仅有李景隆一人而已。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现在居然出现了奇迹,让自己心想事成!
“易公子,我们是大元皇上坤贴木儿派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求公子这样的能人异士,为皇上排忧解困。”
远离众人后,阿鲁台与易十三简单互识,然后就如此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自己的目的。当然,这并不是因为草原上的汉子一根肠子通到底,而是阿鲁台反复思量后所作的决定。
阿鲁台本欲依仗朱高煦达到目的,但数月来却感觉朱高煦虽然热情但却不热心。而这种热情不热心的举动,让他也不能拿朱高煦与坤贴木儿的口头约定说事。
不过阿鲁台倒很理解朱高煦,毕竟后者现在是郡王,他的父亲燕王又正在与大明皇帝交战,若是最终燕王战胜,那必然会取替大明皇帝。
若果真那样,朱高煦则会成为亲王,甚至还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任新皇。这样的人,对已经元气大伤的大元确实不会产生太大的兴趣。
而易十三则不同。
阿鲁台仅仅是通过观察,便能肯定易十三是一个纯粹的江湖人氏,而绝对不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