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谁的机,生谁的事(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谁的机,生谁的事(上) (第2/3页)

,预计这部电影千万票房很轻松,最终票房会定格在1500-2500万之间。”

    吴孝祖听着罗梁的粗浅分析,忍不住用手指下意识捏了捏鼻梁,英俊的脸庞也难掩孜孜不倦指导女演员一宿戏的疲倦。

    罗梁见此,眼前一亮,谄媚的从内衬中抽出一支卷烟奉上,“吴生,食一支卷烟,解乏解困……正宗的哥伦比亚货,绝对够正点……”

    “……”

    见吴孝祖双眸深邃的扫向他,罗梁下意识抿抿嘴,讪笑道:“忘记吴导你不食大麻……”

    《恐惧斗室》首映,吴孝祖虽然不是投资人,但是却享受投资分成。自然也要关注这部电影的票房成绩。

    罗梁这个“道友”虽然人品很差,但能力不弱。再加上有《胜报》的便利,很容易收集到一些市面上不好收集的信息和资料。

    吴孝祖也就让他收集电影上映之后的反馈,做的工作类似于IMDb这种资料汇总和分析工作。

    电影本就是一门关于“内容生产”的商业行为。吴孝祖也希望自己公司生产的内容能够更贴近市场需求。前瞻性只是让你看的够远,但不一定就够准确。

    《双雄》过后,他就让苏黎耀和罗梁开始负责这方面的事情,大致给影片做出市场潜力分析。

    一个熟悉的商业模式下,这种类似于资料收集和总结的数据收集机构本就常见。

    比如好莱坞的电影市场调查机构在1930年就已经出现,问卷调查直接收集观众的意见和反馈。电影角色、电影桥段乃至片名测试,都能对票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港岛的电影市场调查就显得很粗犷,午夜场算是一种模式。但这种模式实际上并没法细致的让制片人第一时间掌握观众的真实反馈。

    所以,吴孝祖特意草创了一个类似北美电影市场调查的部门,做出一些问卷调查。

    《恐惧斗室》就是第一部受到服务的电影。

    “这么说,这部电影还是题材限制了受众。”

    吴孝祖接过苏黎耀递过的咖啡,轻呷了一口,“恐怖片在港岛的市场相对还是很狭小。”

    “数据上来看是这样的,实际上恐怖电影的分级就已经就限制了电影受众只能是18-30岁的男性群体和少部分女性群体。”

    罗梁打了个哈欠,无精打采的吸吸鼻子,“前段时间发哥与红姑演的《鬼新娘》票房才2200万。

    这还得力于两位男女明星缠绵的爱情加成,尤其是那部电影分级不受影响。

    相比而言,《恐惧斗室》lll级分级确实影响票房。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恐惧斗室》2000万票房就差不多了。毕竟电影分级影响很大。”

    “电……电影分级和题材都小小……小众,票房确实……实受影响。”苏黎耀也点头赞同罗梁的分析。

    lll级电影票房2000万以上,这已经是因为这部电影质量确实足够高,同时有吴孝祖、周闰发、梁镓辉的加成。

    毕竟这部电影天然就是小众题材。

    从题材接受度来讲,《恐惧斗室》别说同《双雄》相提并论,就算是和前段时间发哥主演的爱情文艺片《秋天的童话》都略有不如。

    毕竟爱情是电影市场上经久不衰的主题,也是青年男女喜爱的题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