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三章 忽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五十三章 忽悠 (第2/3页)

之前,都是和别的国营厂一样,几十个工人靠着上头的补助混日子。

    全粮液的酒徐学成尝过,以他两辈子加起来四五十年酒龄的老酒鬼经验看,其实并不输于茅五剑,在品牌历史上也是不差于其他几家名酒的。

    近千年来,信江两岸的米烧酒延用并不断提升宋朝块曲、大曲技术,民间酒坊相互传承竞合,上饶的酿酒技术也因此在附近省市出了名的好。

    老辛晚年闲居上饶二十年,留下了大量关于酒的诗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令人荡气回肠。理学大家朱熹与陆九渊兄弟著名的“鹅湖之辨”之余也不忘把酒一笑泯恩仇。这些历史文脉让上饶白酒浸染着一层深厚的书香墨韵。

    在徐学成看来,上饶山好水好,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到后来更是交通华南交通枢纽之一,位于长三角珠三角之间,简直具备了开发白酒的所有条件。

    “继续说。”秦楚河放下茶缸,仔细听着徐学成在那侃侃而谈。

    “我们市的平原不算多,水稻产量不大,但我们的火车直通武昌,苏杭等产量极低,正所谓湖广熟,天下足,到时候就有大量的优质稻米用于酿造,而且我们的溪水甘甜清澈,最主要的是,我能拉来投资赞助,我可以保证有充足的资金展。”

    其实最后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中华内地地大物博,物产丰富,适合酿酒的地方太多了,但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徐学成这样的大金主可以为经济建设买单的。

    秦楚河点点头,“听你这么一说,这还真是个好办法,不过生产是没问题了,那销售呢?”

    作为一省主管经济的政府一把手,秦楚河可不会被徐学成两句话一忽悠就直接拨款给政策,要利国利民,才值得自己大力去推动。

    尽管心里火热,老一辈领导的实干精神,还是让他决定先听完徐学成的说法在作决定,毕竟经济建设刚起步,现在省里也是一分钱恨不得分成两瓣花,到处都在紧巴巴的过日子。

    “秦爷爷不愧是主管经济的行家,一眼就看到了最重要的地方,”徐学成先是一个马屁拍上,然后继续说道,

    “至于销售,秦爷爷你没有发现这两年人民越来越富了吗,我们的定位和茅台不一样,他们是国宾酒,我们把自己定位成中低端白酒,主要面对那些富起来的小老板,个体户,以及沿海或者内地较发达城市的工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