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让他消失 (第2/3页)
他毕竟还算不得是道门的人,也就更轮不到他自己亲自下场了。
有那个功夫考虑这些,好不如多琢磨琢磨这个冬天怎么过比较好,还有就是如何真个确立起和程怀玉妹纸的关系呢。
那边李承乾回到东宫以后,可是一点都没耽搁,很干脆的就把孔颖达,于志宁这左右庶子给请了来,并叫上了其他一众有文名的属官,一起参详他从林森那里得来的东西。
作为经学大家,孔子嫡孙,堪称一代文宗的孔颖达,见到这些东西时很是欣喜。
虽然有些不可言状的顾虑,但是对《三字经》和《声律启蒙》两本书,他仔细品评过后,还是不吝夸赞的。
和李承乾想的一样,他同样把这书放到了和《千字文》比肩的高度,足可见他对此是有多么认可了。
而曾经是李世民天策府时期的大学士的于志宁,同样对这两本书给予了高度赞扬。
“敢问殿下,作出这等注定名流千古的书籍的,是哪位贤才?”
孔颖达这人除了有点老古板以外,还有点好为人师的意思,见到合适的苗子总想教育一番,这可能是他待在国子监里养成的职业病。
另外对于那些有学问的人,他也总想着能和人多探讨一番经义,然后论而胜之。
听到这些书都是出自同一人之手,自然就有些见猎心喜了。
“这两本书确实可以作为蒙学典范。”于志宁也是差不多的意思,和孔颖达一样紧盯着李承乾,静待他的答案。
“呃,既然孔师和于师都觉得这几本书不错,那自然是很不错了。
至于作出这些书的,其实是个山野小子。嗯,跟某差不多的年岁而已。
哎,某也是自叹弗如啊。”李承乾满是赞叹的说道。
“竟如此年轻吗?”孔颖达和于志宁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各自的震惊,还有些复杂难明的意味。
原本林森觉得最为简便易用的拼音,却没受到什么重视,或者说被这些人有意无意的给忽略掉了。
大唐这时候也是有着自己的音标体系的,可能不如拼音这么简洁,但是对于这帮文化人来说,用起来还算是顺手,毕竟他们从小就是这么被教导出来的。
即便刚开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