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78章再次收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78章再次收购 (第2/3页)

华纳兄弟电影制片厂、米国有线电视新闻网、HBO付费电视频道、华纳音乐、《时代》周刊等,电影成为米国庞大的文化产业“帝国”中的一环,和其他娱乐产品紧密相扣,互相助力,如同可口可乐、麦当劳一样形成连锁产品。

    迪士尼集团更加典型,它旗下有米国广播公司、迪士尼电视频道、米拉麦克斯电影制片厂、梦工厂动画制片厂、迪士尼主题乐园、迪士尼系列产品商店等。

    政治评论家尼尔·加布勒在1995年迪士尼收购米国广播公司时就敏锐地指出,好莱坞影视娱乐业正在发生一场革命。“通过把电影、广播电视、书籍整合在一起,制片商掌握了权力”。迪士尼公司前总裁埃斯纳也说过,“迪士尼商店推广消费产品,消费产品推广主题公园,主题公园推广电视节目。以电视节目推广迪士尼公司……这是一以贯之的思维”。

    好莱坞大片是商业电影的“重中之重”,上世纪70年代米国税法改革,电影投资可以不必缴税,制片厂因而加大了对电影制作的投入,以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和乔治·卢卡斯等导演为首,制作了一批高成本大制作电影,如《教父》、《大白鲨》、《星球大战》等,票房收入呈爆炸性增长,1975年《大白鲨》首轮播映的票房收入即达到2.6亿美金,《星球大战》将3.07亿美金收至囊中。

    巨大的市场潜力刺激制片商围绕大片“做文章”,电影产业的升级换代也随之开始,大银幕、立体声和舒适的座位成为电影院标准配置,电影、电视、录像带和系列产品结合更加紧密,虽然每年好莱坞出产四五百部电影,但真正带来巨额收入的只有少数二三十部排名靠前的大片。

    2004年,米国电影票房收入超过5000万的影片共19部,总票房为18.207亿美金,占总票房的19%,其中票房收入过亿的影片3部,占总票房的9%;而其他发行的464部影片的平均票房仅为1660万美金。

    大片也成为米国影视输出的主要形式,并创造了巨额利润,据统计,《皇家赌场》与《达·芬奇密码》之类的国际票房大片能使影片收入额高涨70%以上。

    纽约大学媒体学教授马克·米勒在《透过电影》一书中指出,好莱坞电影具有两个特征,价值传播和利润追求,两者相互融合,有时又相互抵触。在新技术革命和全球化的推动下,好莱坞电影的经验和问题不再只是美国的问题,也日益成为全球的问题。

    这些大公司的崛起和对市场的控制力,己是形成垄断状态,不过这是多头垄断,观众再也看不到九十年代独立电影公司百花齐放的局面,当年红极一时的独立电影公司,要么是破产、要么是并入传媒集团,连皮克斯、梦工厂、米高梅这样的公司都杠不住,更不用说其它的公司了。

    这是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MM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