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并购卢卡斯 (第2/3页)
的最大合作伙伴,而远在新西兰的维塔数码则是对手之一。
这拥有了工业光魔,等于MM在上游产业又控制了一环,无论是漫威宇宙还是变形金刚宇宙,或者是可能出现的星战宇宙,特效是重中之重。
没有特效,看个毛超级英雄大片呀!让唐尼穿着盔甲跑来跑去?让蜘蛛侠在绿幕前蹦跳?这都很扯,可以说,没有特效,就没有超级英雄大片和科幻大片,而这两项,又是好莱坞称雄世界的基础。
从1975年工业光魔创立开始,可以说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电影发展史,起源和进展主要就是由工业光魔推动的。大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说过一句话:“乔治让我们梦想成真。”
斯皮尔伯格每拍一部商业特效大片,首先征询工业光魔创意官和特效师的意见,能做得到,才会决定开拍。
要回答乔治·卢卡斯与他创立的特效制作公司工业光魔究竟有多牛这个问题,简单来说一句话就够:没有他们,你所熟知的许多电影都可能不会存在,或者不会以你后来看到的状态存在,这些电影包括《夺宝奇兵》、《终结者2》、《侏罗纪公园》、《阿甘正传》、《勇敢者游戏》《珍珠港》、《加勒比海盗》到《钢铁侠》、《变形金刚》等,以及你所看过的所有皮克斯动画,你能想象没有这些电影的电影世界吗?
为了拍《星战》卢卡斯创立了工业光魔乔治·卢卡斯开始写《星球大战:新希望》的剧本,是在1973年,电影于1977年上映。
中间这四年,他一开始拿着故事大纲找环球影业要投资,被质疑这是什么鬼,环球影业不想拍。随后找到20世纪福克斯影业,虽然20世纪福克斯影业的高层也不知这是什么鬼,但他们很喜欢卢卡斯上一部电影《美国风情画》,所以给了投钱了。
当然,随着电影拍摄,福克斯影业越来越不懂这个年轻人究竟在搞什么,开始有点退缩,于是卢卡斯开出条件:这样,他不要自己那50万美金的导演片酬了,只求电影拍下去,他不要片酬,只要电影的特许经营权以及续集的掌控权,反正觉得这个片不会卖的福克斯影业就这么兴高采烈地答应了,当然,后来所有人都知道福克斯影业这笔生意亏大了,卢卡斯用50万美金换来不知多少亿美金的星战系列商业价值。
之所以提这段,是要说明在《星战》出来之前,世界上从没有过这种类型的电影,乔治·卢卡斯自己当时向电影公司描述自己要做的片是“我想做成一个动作电影,我想要做一个里面有宇宙飞船,我想要有很多短小的剪辑,充满节奏感和动作,我想要电影有特别的感觉。”
工业光魔的视效总监丹尼斯·穆伦则说:“当我看到剧本时我就说,’我的天啊,这是个什么片啊?’所有的体裁风格都被放在这个太空片里,最后三四十页里,每页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