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相互算计 (第2/3页)
箱依然非常好;第四,雅虎当年推出了一个IM产品,就是即时通讯产品,叫“雅虎通”,当时在米国也是排名前列的一个产品。
当时的马芸肯定这样想:“我是做电子商务的,电子商务只是一个平台,那么我的流量从哪里来?流量需要从电子商务平台以外的整个社会导入。那么门户、搜索、邮箱、IM,都是导入流量的好办法,所以我收购雅虎华夏是一个特别好的生意。而且雅虎华夏还有很多国际化运营的经验,我们可以把米国、日本的经验,放到华夏来,这可以帮助阿里巴巴的增长,帮助华夏电子商务成长。”
为什么马芸的这些如意算盘都没有成功呢?马云整合雅虎中国的失败原因有哪些呢?原因大概有三个。
第一,业务整合的失焦。雅虎有门户、搜索、邮箱以及IM,当这些东西一下子全部跑到阿里巴巴面前的时候,“亚里巴巴”就会问:“我先弄哪一个呢?”
雅虎华夏的这些业务需要跟阿里巴巴内部进行融合。但是在2005年,阿里巴巴已经有自己的邮箱产品、战略搜索产品,也有自己的IM系统,这些全部都有了。那么亚里巴巴的这些“亲生儿子”和来自雅虎华夏的业务究竟怎么进行整合,就变成了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在很长时间里,雅虎团队和阿里巴巴团队之间的业务整合都没有完成,甚至可以说从来没有找到过一个聚焦点。
第二,雅虎华夏的业务跟亚里巴巴的业务很难做整合。那怎么办呢?雅虎华夏能不能独立发展呢?
为此有段时间阿里巴巴派出了很多重要的高管,甚至有一次是派出了它的“参谋长”,也就是整个阿里巴巴集团高管里面最具有理论水平的一个人曾鸣,去当雅虎华夏的总裁,但这也不行。他主持了雅虎华夏多次转型,先是定位于新闻门户,后来又专注于搜索。
当社区消费行业起来的时候,阿里内部有个人出去创业,做了口碑网,马云还把口碑网收购了过去,将口碑网和雅虎华夏捆绑到一起,希望能够形成一个业务模块,但后来也没有成功。所以,当雅虎和亚里巴巴本身的业务模块没有办法融合,马云希望雅虎能够独立发展的时候,虽然经过多次转型的努力,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团队的磨合也是一个问题。雅虎是一个国际化的团队,2003年雅虎收购了周鸿祎的“3721”,请周鸿祎去当雅虎华夏的总裁,但周非常不适应,一年多时间吵吵闹闹,后来亚里巴巴收购了雅虎华夏,矛盾就转移到亚里团队和周鸿祎团队之间。他们之间闹到了什么地步呢?闹到后来雅虎在首页上公开谴责已经离职了的周鸿祎。可见当时两个团队之间的磨合非常困难。
在亚里巴巴刚刚收购雅虎的时候,曾经有一次把整个雅虎团队、大概几车厢的人拉到了杭州,希望能够把亚里巴巴的企业文化灌输给这些人。但是结果呢?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