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燃起希望 (第2/3页)
拿出来什么样子的诚意。
李忠信通过一些渠道获得了很多资料,也研究过苏联那边的很多事情,苏联那边呢!在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就开始出现了问题。
这个人呢!刚一上台不久,便大量提拔亲信,苏联政坛形成了以勃列日涅夫为核心的特权阶层。贪污、盗窃和将国家财产据为己有的现象非常普遍,行贿成风,生产效率低下。
勃列日涅夫时代的后半部分,被称为苏联的“停滞期“和“僵化期“。在这样的一个时间段呢,苏联的特权阶层羽翼丰满。
在勃列日涅夫当政的那段时期,苏联的特权阶层发展到50万人到70万人,加上他们的亲属,共有300万人之多,约占全国人口的1.5%。
苏联的特权阶层早已将大量国家财富占为己有。贪污腐败的盛行不仅给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对苏共党风以及社会风气也产生了极大影响。此时,苏联已经积重难返。
1985年戈尔巴乔上台,试图扭转这种停滞僵化的局面,进行了非常激烈的改革。为了缓解经济困难,首先进行经济改革。
但这些改革措施,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上戈尔巴乔夫仍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同时引发了苏联的特权阶层强烈不满和社会动荡。
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1988年起,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削弱和放弃了苏共的领导地位,反对派趁势崛起,致使社会动荡日益加剧。
这些事情,都是世界上各个国家手中掌握的详实的资料,苏联在这个时候已经出现了卢布严重贬值、老百姓购买力严重下降,国内物资、商品尤其是生活用品极度匮乏,人们要为了购买自己的生活必需品而一大早就排起一望无际的长长队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