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二章 昨日重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二章 昨日重现 (第1/3页)

    “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张国福漫步在金河路上,本以为早已经忘却的记忆一点点又重新从脑海深处复苏,让他感慨万千。

    张国福原本是蜀都人,因为战乱成了孤儿,十几岁时就在蜀都街头流浪求生。后来他被人贩子卖到外地,接着又被新政府解救,经过学习参加了工作。

    不知不觉几十年过去了,当初街头乞儿如今已经满头白发的老人了。

    张国福早就已经在外地安了家,如今要不是儿子调到蜀都工作,也许不会再回到这片承载了儿时苦难记忆的地方。

    时间太久了,张国福儿时的记忆已经很模糊,最清晰的部分就是那始终围绕着他的饥饿感。

    当初他为了生存,在市场捡碎料,在垃圾堆和野狗争食,每天睁眼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找到点吃的,不要饿得太厉害。

    这种对于食物的渴求也一直伴随了一生,以至于工作后因为特别能吃,还曾经被人起了个“张大碗”的绰号。

    饥饿的感觉太可怕了,时时刻刻都觉得自己喉咙里好像能涌出几万只渴求的手,要去攫取撕裂一切可以吃的东西。

    张国福记得当时自己在金河路上游荡乞讨,饿的几乎都走不动路了。正好路边有一个刚从饭馆里出来的客人,为了闪躲他,不小心把外带的汤面弄撒了。

    那个面汤的香气,一下子把他的胃和心都控制住了,他抓起吸收了汤汁的泥土就往嘴里塞。

    幸好饭馆里好心的老板娘及时的阻止了他,还给了他一碗面条,让他度过了那时最温暖快乐的一天。

    因为看他品行不错,人也机灵,本来那个老板娘有心要把他留下来做个打杂的小伙计。可惜自己第二天就被人贩子绑了卖到外省挖矿。

    虽然因祸得福走到了今天,但张国福故地重游还是会忍不住想起当年那位好心的老板娘和那碗让他终生难忘的汤面。

    追寻着自己的记忆,张国福走到了方渝的小楼前。

    方渝已经将小楼的一层和面街的一面装修一新,但小楼的主体与侧面还保持着旧日风貌。

    张国福绕着小楼转了半圈,最后凭着巷子口那颗银杏树,他终于确认这栋小楼就是当初的小饭馆。

    看着这栋小楼,张国福有些惆怅,这么多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