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记忆中的味道 (第2/3页)
菌,虽然这种菌类川蜀地区也有产生,但产量至今都十分低,一直都是被列为一等食材。
虽然牛肝菌制作的高汤味道鲜美甘甜,但想来一个小饭店怎么也不可能那这么珍贵的食材来做普通面汤的汤底。
接下来被排除的是平菇。这种菇也被叫做侧耳或秀珍菇,它富含氨基酸,是对癌细胞有很强抑制作用的优质食用菌。
这种菌类现在比较常见,并不算贵,但是其实在半个世纪前它还属于宫廷佳肴。
南宋时的著名文学家朱弁曾经把平菇当做荤菜,称赞它比五台山的玉石更珍贵,像天上的花一样味道鲜美,令人回味无穷。
最近几十年国内实现了平菇的人工培育生产,所以昔日王侯席上珍,今成万家盘中鲜。
同样因为这个原因被排除的还有杏鲍菇。
杏鲍菇也叫刺芹侧耳,其实算是平菇中的一种,由于其杏仁般的香味和鲍鱼般肥厚的口感很特别才被单独分出来。它也是建国后才大量人工培育的。
剩下的金钱菇指的是肉头厚实,根蒂短小,像铜板般大小的香菇。
这种香菇虽然没有花菇脆嫩,但味道更加鲜,特别是干制后香气浓郁,尤其适合用来煲汤。
它和金针菇都也是建国后才大规模人工培育的菌类,但毕竟很早就有人开始试着栽培,算不上特别珍贵,倒是都有可能用在面汤里。
金针菇主要用于增鲜,没什么太明显得香气,放不放影响到也不大。
圈定了基本的原料,方渝就开始调配底汤,先煮沸猪骨汤,保持小火,取了去油鸡汤的中层加入其中。
接着方渝又加了两朵发好的小金钱菇和一小把金针菇。这倒不是方渝小气,主要是金钱菇的香味太浓郁了,加多了就把荤汤的香味完全盖过了。
最后方渝还滴了几滴本地产的黄酒用于增香和味。
在小火煨汤的过程中,方渝麻利的和面做了面条。
方渝上次自从见过了赵雷精彩的揉面表演,十分羡慕,后来自己也悄悄的苦练了一阵。如今凭借着出色的体质和五禽戏的功底也能把面团摆出十八般姿势。
方渝卖力的表演让张国福忍不住笑了,这个小伙子太有意思,做个面条还能玩出那么多花样。他猜想方渝这是故意来逗自己开心,心里也是很受用的。
等高汤的火候差不多的时候,根根筋道、光亮整齐的面条就已经排列在案板上了。
方渝熟练的下面、煮面、捞起控干,加上一大勺熬好过滤的高汤,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