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零十三章 峡江试险眼初开(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零十三章 峡江试险眼初开(下 (第2/3页)

丝瓷茶纸等大宗的物产成本,居然还要比太平贼占据地方的出产昂贵得多。

    所以淮南号称千里之地的八郡三十八城,大多数守臣和军将都放弃了鼓励治下粮草以外的本地所产,而纷纷以转销牟利也不足为奇了。而付出则是本地的铜料、牲畜和男女壮口。

    然后,既然今日的淮南可纵容军帅与贼私相往来,那明日何尝又不能与贼暗通曲款,来日有未尝不能挟贼自重乃至与贼互为盟誓、呼应呢。只怕那位叔祖郡王的“南天一柱”,“国家壁臣”的累世英名,都要逐渐散金而去了。

    想到这里,高越不由的叹了口气,感觉自己身在淮南的这些日子里,距离理想中的以藩镇之身成就当世名帅,最终入主政事堂,秉笔与金銮殿的梦想,是越来越远了啊。

    ——我是分割线——

    当于东楼从一个仿若是极为深沉的渊菽中再次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被包扎起来而半边身子都动不得了。赤鼻的生灰混杂着醋酸的味道,虽然难闻得很却代表着某种所在安全的环境。

    然后就有人仆倒他身上用哭腔道:

    “哥,你终是醒了。。”

    却是他泪眼婆娑的妹妹,于东楼不由如释重负的嘘了一口气,这就意味着本家那些人终究没有得逞。

    “军中的大夫说了,这一刀饶是嫌恶,让你出了许多的血不说,差点儿就捅穿了你的腰子和肠腔,那就很难再救过来了啊。。”

    “那些恶人大都逮住了,这还要多谢了鄂水哥,不顾身上有伤带人追了十几里的路,把老阿桂他们都给捉拿了回来。。”

    “敝姓张,是军中虞候司宣教所属的吏员,听说了贵兄妹这番险死还生的经历,却是想要原原本本的详细记述下来,再编成故事话本以供各处的说书唱话之用,不知道于兄弟可曾愿意否。。”

    “愿意,当然愿意了。。最好广而告之,令世人引以为鉴才好呢。。”

    心有余悸的于东楼此刻却是有些竭力切齿的恨恨道。这一刻,所谓的家世羁绊和宗族渊源什么的,都比不过唯一在世亲人妹妹的两行热泪了。

    经过这些事情之后,他也终于有些刻骨铭心的认识到:也许乡里以族长为首的宗族长辈们,所要死命维系的宗法家规,乃至那些自行武断乡曲的所谓规矩,才是造成这唯今之世的大多数人,困苦不堪和惨痛遭遇的根源之一。

    而在另一个地方,前往房州上庸县丰城乡的道路上。包着脑袋骑着驴子紧随着在队伍当中的于鄂水,也有有些敬畏和紧张、兴奋而好奇的心情中,打量着左近这些缓步骑乘的军士们。

    他们都穿着束口紧袖的青袍,外罩威风凛凛的半身铁鳞甲和印有“太平”两个深色大字灰色毛毡短披;头戴圆边的笠盔还缀着羽毛和彩色丝涤。

    而在袍服露出的肩头、上臂还有领口,还有一些明显缝上去的金红色星月、稻穗、松柏、弓箭等线绣花纹,再加上笠盔上飞舞的羽毛和丝涤,看起来别提多么精神和气派了。

    人人皆背牌挎刀,身前和手边的鞍具上还放着强弩和壶卢、钩枪和绳套等物,身后则是鼓囊囊的软皮水壶和网状鞍袋。就连坐骑的脖颈到前胸也有一大块镶钉的皮套子,给严实的遮挡起来;

    “你尽管放心了,就算有人想给那些人通风报信。。也要能赶得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