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一章 此消彼长 (第2/3页)
蛋?”
李天龙一直坚信他的免费模式,在于他始终没有看到国内网文读者也在成长。
虽然最初大家觉得在网上为读一本而付钱,是一件很荒唐的事,但是随着这个行业的逐步兴起,大家很快意识到,如果不能往这个池子里注入资金,这个池子很快就会枯竭,最终大家就会没书可看。
所以“看书付费”这个理念和当年的“网络购物”理念一样,是随着行业一起成长起来,并且逐步成为主流理念的。
而李天龙的眼光只停留在没人愿意为网文付费这个阶段,也可以看出,他从根本上对当前的网络读者没有信心,对他能否引领网文经济没有信心。
周文阳的额头上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李天龙这人现在是越来越固执了,眼下周文阳已经通过事实的监测数据,分析出网文作者与读者的倾向。
搞网络文学这个产业,不仅要抓住读者的心理,更要抓住作者的心理。
读者希望免费,作者希望收费,这都是正常的心态。
但是如何把握好这个零和博弈的关键点,不仅让读者觉得适度的消费可以接受,而且能让作者通过收取费用获得可观的收入,这才是做好网络文学的关键所在。
纯粹依靠做长文化产业链,想实体出版、电影电视等方向渗透,一来这种渗透不是普惠性的,二来我国当前的经济基础决定着这条产业链还不太好做。
可惜李天龙始终听不进任何意见,自从在网络文学大会上签署了那份《华夏网络文学行业公约》已经将他死死地绑定在免费模式这条道上了。
作为免费阵营的盟主,如果现在李天龙开启收费模式,显然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到时候不仅在自己的阵营里威信扫地,而且还会被其他几家力主付费模式的网站笑掉大牙。
“李总,那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